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亚丁湾西岸。4月至10月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亚丁湾西岸。4月至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最高气温达4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为凉季,气温通常在23℃到30℃之间'平均气温27℃。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为150毫米。阿萨尔湖位于的阿法尔洼地里(-155.14米),水体主要靠海水经地下裂缝补给,它是世界上最咸的水体含盐浓度是34.8%,比死海还高。吉布提人口876200人,国土面积23200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

372千米。吉布提主要有湖盐和地热资源,还有少量未开发的铁矿、铜矿、冰洲石、石膏等。

材料二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全长752.7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这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下左图为亚吉铁路位置示意图。

(1)分析吉布提气温特征的形成原因。

(2)简要说明阿萨尔湖成为世界上最咸水体的原因。

(3)有专家认为,吉布提将成为非洲“新加坡”,试分析吉布提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1)纬度低,全年气温高;4月至10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长,受来自内陆的偏南风影响,气温高;11月至翌年3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短,受偏北风影响,气温较低。 (2)全年高温,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稀少,淡水汇入量极少;海水补给,盐度高;地势低注,无外流出口,盐分不断累积。 (3)不利条件:国土面积狭小,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资源有限;经济技术落后;矿产资源贫乏,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国内人口少,市场需求小;(气候干旱)自然条件差;水资源短缺。 【解析】 整体本题以吉布提区域图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与区域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气温特征及成因、交通、区域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亚丁湾西岸,平均气温37℃,最高气温达45℃以上,其气温高的原因,可以从太阳直射点、昼长等方面回答。 阿萨尔湖位于的阿法尔洼地里,地势低洼,无外流出口,盐分不断累积,水体主要靠海水经地下裂缝补给,成为世界上最咸水体。 从图中可以看出,吉布提扼守红海人印度洋要冲,地理位置优越,但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国内人口少,市场需求小:自然条件差;经济技术落后。 亚吉铁路建成的地理意义,可以从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国家间交流与联系、助推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较大支流 30  余条,增加的水量占黄 河 水量的 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 92%,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 土 流失严重。

材料一 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区划图

材料二 黄河中游地区输沙模数分布图和渭河、泾河基本数据表(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 输 移的泥沙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大、小写字母 A-E  和 a-e  系列分别表示的土壤侵蚀方式,并从整体上概括出两 种 侵蚀方式在图示区域的空间差异。

(2)指出贺兰山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西安北郊交汇时,形成了一道清浊非常明显 的界限,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请根据材料和地形特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有资料表明,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  年期间 的年均输沙量仅为 1956-1968  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 10%。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2018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由于欧洲的高气压令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图。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以前,有利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条件是其(   

A. 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    B. 地处迎风坡

C.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2.2016年以前冬季,艾因塞弗拉镇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   

A.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 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C. 北部的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    D. 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的到达

3.下列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A. 极端天气增多,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

B. 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空气变冷

C. 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大量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气温增高,湿度增加,气温降低

D. 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中高纬地区气温降低、气压增高,冷空气强盛

 

查看答案

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下图为2017年10月21日12时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晷景观图(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日是晴天,则拍照时图中横梁①的日影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

A. 11上    B. 12上    C. 1上    D. 2上

2.此时拍照者的朝向为

A. 正北    B. 正南    C. 东北    D. 西南

3.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

A. 越来越远    B. 越来越近    C. 先远后近    D. 先近后远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地不同日期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的纬度差约为(     )

A.     B.     C.     D. 10°

2.M日最接近(     )

A. 12月22日    B. 2月22日    C. 4月22日    D. 6月22日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 3 550~3 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 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D. 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 巴西高原    B. 南部非洲

C. 藏南谷地    D. 北美大草原

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能资源分布    B. 地形地势和坡向

C. 交通通达度    D. 取用水方便程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