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较大支流 30  余条,增加的水量占黄 河 水量的 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 92%,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 土 流失严重。

材料一 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区划图

材料二 黄河中游地区输沙模数分布图和渭河、泾河基本数据表(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 输 移的泥沙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大、小写字母 A-E  和 a-e  系列分别表示的土壤侵蚀方式,并从整体上概括出两 种 侵蚀方式在图示区域的空间差异。

(2)指出贺兰山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西安北郊交汇时,形成了一道清浊非常明显 的界限,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请根据材料和地形特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有资料表明,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  年期间 的年均输沙量仅为 1956-1968  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 10%。试分析其原因。

 

(1)A-E 系列表示的是流水侵蚀作用(由强到弱);a-e 系列表示的是风力的侵蚀作用(由强到弱)。总体上图示区域西北部地区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弱;东南部地区流水作用强,风力作用弱 (2)答案:贺 兰山区的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都微弱。原因是贺兰山北段是林区,森林覆盖好,防风和保持水土能力 强;南段为石质山区,地表基岩裸露,风力和流水的侵蚀难度大 (3)清渭浊泾。 理由:①两河的基本数据反映出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②泾河流域的界河模数大于渭河流域;③泾 河大部分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渭河大部分河段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沿途 泥沙不断淤积,至西安附近含沙量减小。①黄河中游地区(以生态退耕、修筑水平梯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的)水土保持工 作成效显著;②黄河干流大型水利工程的蓄水拦沙致来水显著减少;③黄河干流沿途农业引水灌溉致来 水来沙减少;④近十几 年来,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中大、小写字母A-E和a-e的分布特点,结合图示区域西北部地区风力作用强,流水作用弱;东南部地区流水作用强,风力作用弱,可知A-E系列表示的是由强到弱的流水侵蚀作用,a-e系列表示的是由强到弱的风力侵蚀作用。 (2)读图可知,贺兰山区中对应字母为Ee,结合上题结论,则可知贺兰山区的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都微弱。贺兰山北段是林区,森林覆盖好,防风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南段为石质山区,地表基岩裸露,风力和流水的侵蚀难度大,所以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都微弱。 (3)根据材料提示,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输移的泥沙量,可知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泾河流域的界河模数大于渭河流域;泾河大部分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侵蚀搬运能力强,含沙量大,渭河大部分河段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沿途泥沙不断淤积,至西安附近含沙量减小,所以形成了清渭浊泾的景观。 (4)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年期间的年均输沙量仅为1956-1968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10%。这说明黄河含沙量减少了,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黄河干流大型水利工程的蓄水拦沙致来水显著减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由于欧洲的高气压令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图。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以前,有利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条件是其(   

A. 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    B. 地处迎风坡

C.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2.2016年以前冬季,艾因塞弗拉镇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   

A.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 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C. 北部的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    D. 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的到达

3.下列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A. 极端天气增多,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

B. 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空气变冷

C. 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大量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气温增高,湿度增加,气温降低

D. 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中高纬地区气温降低、气压增高,冷空气强盛

 

查看答案

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下图为2017年10月21日12时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晷景观图(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日是晴天,则拍照时图中横梁①的日影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

A. 11上    B. 12上    C. 1上    D. 2上

2.此时拍照者的朝向为

A. 正北    B. 正南    C. 东北    D. 西南

3.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

A. 越来越远    B. 越来越近    C. 先远后近    D. 先近后远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地不同日期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的纬度差约为(     )

A.     B.     C.     D. 10°

2.M日最接近(     )

A. 12月22日    B. 2月22日    C. 4月22日    D. 6月22日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 3 550~3 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 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D. 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 巴西高原    B. 南部非洲

C. 藏南谷地    D. 北美大草原

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能资源分布    B. 地形地势和坡向

C. 交通通达度    D. 取用水方便程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丰年虾广泛分布于陆地上的盐田或盐湖中,以藻类为食,营养价值极高。丰年虾对温度、盐度、酸碱值反溶氧的要求极强,最佳生长温度为25 ℃~30 ℃,最佳生长盐度为30‰~50‰,最适宜生长的pH为7.5~8.5,溶氧则以接近饱和溶氧为佳。伊朗西北部高原山区的乌尔米耶湖(上图)属于内陆盐湖,丰年虾资源十分丰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

(1)分析乌尔米耶湖丰年虾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2)推测乌尔米耶湖丰年虾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原因。

(3)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乌尔米耶湖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的原因。

(4)针对乌尔米耶湖丰年虾的生存现状,你是否赞同在湖中继续发展丰年虾捕捞业?请说明态度并表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