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晋、陕、内蒙古地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晋、陕、内蒙古地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比较图中Ⅰ类型侵蚀区与Ⅱ类型侵蚀区外力作用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2)简要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请将下面导致绿洲环境恶化的字母与图中数字代号和内容相搭配。

A.农业系统恶化,粮食产量减小

B.内流河下游流量减小

C.砍伐绿洲或冲积扇周围的固定沙丘的植被

D.土地盐渍化

E.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1)Ⅰ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以风力侵蚀、沉积作用为主;Ⅱ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2)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使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增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 (3)C B E D A 【解析】 本题以晋、陕、内蒙古地区土地退化与矿产分布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外力作用、土地退化的不利影响以及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判读,综合性较强,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由图可知:Ⅰ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以风力侵蚀、沉积作用为主;Ⅱ类型侵蚀区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2)土地退化包括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内蒙古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使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增加;黄土高原变现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在黄河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 (3)分析绿洲荒漠化的成因时,应注意箭头所反映的因果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2。据此完成问题。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 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 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草地荒草地

C. 混交林地油松有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 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2.(小题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读图,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3.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彻底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农牧交错带近年来不断移动的方向是

A. 向西北移动    B. 向东南移动

C. 向东北移动    D. 向西南移动

2.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

A. 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B. 加强天气预报

C. 发展耐旱农作物    D. 全面种草,禁止种植业发展

3.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永多且雨季集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