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2012年上海、江苏、安徽产业比重构成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 A...

下图为2012年上海、江苏、安徽产业比重构成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

A. 产业转移的方向可能为甲→乙→丙

B. 甲现代化服务业处于主导地位

C. 乙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

D. 丙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D 【解析】 区域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区域发达程度,由图可知,乙地第三产业占比最高,丙地第一产业占比高、第三产业占比最低,因此乙地最为发达。故产业转移的方向可能为丙→甲→乙,乙现代化服务业处于主导地位,乙城市化进程高于工业化进程,丙经济落后,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

②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

③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

④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南水北调东线中,不需设人工抽水站,可实现自流供水的河段是(  )

A. 长江—淮河段    B. 淮河—黄河段

C. 淮河—海河段    D. 黄河—海河段

 

查看答案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

(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一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  )

A.海陆间水循环                 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

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峰的海拔高度

(3)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写出下列框图中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图的图A是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差(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差(甲地各月降水减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图,图B是四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5-6题。

1.上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

A. ①~甲、~乙    B. ③~甲、~乙

C. ③~甲、~乙    D. ④~甲、~乙

2.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A. 大气环流    B. 纬度    C. 下垫面状况    D. 沿岸洋流

 

查看答案

下图中“死谷”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读“死谷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死谷”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谷底海拔低于海平面

B. 南北长约400多千米

C. 夏季谷地炎热,气压低

D. 南部比北部降水稍多

2.“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主要有(  )

①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沉气流强 ②植被稀少,谷地吸收太阳辐射多 ③地处盛行西风背风坡,大气降水少 ④谷地深且狭长,热量不易散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