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中“死谷”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下图中“死谷”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读“死谷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死谷”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谷底海拔低于海平面

B. 南北长约400多千米

C. 夏季谷地炎热,气压低

D. 南部比北部降水稍多

2.“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主要有(  )

①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沉气流强 ②植被稀少,谷地吸收太阳辐射多 ③地处盛行西风背风坡,大气降水少 ④谷地深且狭长,热量不易散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 A 2.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形成原因和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要明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分析气候类型。 1.根据图中的等高距可以判断谷底海拔低于海平面,A对;利用经线上纬度差一度,实地距离为111千米,可以计算出南北长远小于400千米,B错误; 夏季谷地炎热,气压相对于山顶高,C错误;南部位于谷底,海拔低,对流作用弱,南部比北部降水稍少,D错误。 2.从纬度位置上看位于30°N到40°N,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所以可以排除夏季炎热的原因是地处西风带背风坡,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 受暖流影响

C. 受寒流影响    D. 受陆地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查看答案

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将没有冬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 加强国际合作

D. 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

2.怎样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你认为最不可信的是(  )

A. 制作一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

B. 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

C. 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D. 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叙述,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 )

A. 参与地球熄灯1小时活动

B. 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

C. 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D. 在空调房里使用电动跑步机进行健身活动

 

查看答案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