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如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

如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极地地区为极昼

B. 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

C. 弧M0为晨线

D. 弧NO为晨线

2.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5日4时    B. 6日12时

C. 6日4时    D. 7日12时

 

1.D 2.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时间计算和日期计算。 1.由图可知,此图是南极俯视图,晨昏线MON与南极圈相交。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P点所在经线就只能是0时经线, Q点所在经线就只能是180°,B选项错误。由此可判断,南极圈内应出现了极夜现象,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A错误;MO为昏线,NO为晨线,D正确。 2.有上题可知,此时P点所在经线就只能是0时经线, Q点所在经线就只能是180°。图中所以PQ两地经度差为120°,结合地球自转,可推知P所在经线为60°W,则120°E地方时为12时,120°E位于非阴影7日范围,所以B选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N为北极点,O为昼半球的中心点,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非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PN最短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日在成都看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B. 非洲大陆上的动物向南迁徙

C. 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达一年中最高值    D. 南极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

2.当P点昼长为14小时,此时北京时间是(   

A. 2时20分    B. 3时30分    C. 14时20分    D. 15时20分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图甲)。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查看答案

根据图文材料(左图为长江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长江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草地是长江源地区最重要的植被覆盖类型,约占源区面积的70%左右。该地区人口密度0.5~2人/km2 ,以藏族人为主,牧民生活燃料主要为草皮和牛粪;畜牧业占生产总值的50%左右;放牧方式多为冬夏牧场转场放牧。

(1)分析当地牧民冬季牧场避开北坡草场的原因。

(2)指出长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率与坡向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题文)分析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瓦罕走廊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阿姆河上游,东西走向,北依帕米尔高原南缘,南傍兴都库什山脉东段,东接我国新疆,如同一根长长的手指,深深嵌入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相交的地区;而指尖部分,则是一段与中国相接的狭小边界,“丝绸之路”为她增添了不少历史风采,玄奘取经也曾从此经过。谷地海拔 4900 多米,宽度往往可达数公里,谷底土地平坦,河流蜿蜒,清晨的涓涓细流下午可能变得汹涌澎湃,谷地以荒漠为主,缺少耕地,每年的 6-8 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二  右图为材料3中丙河的河流流量时间变化曲线图

材料三  左图阿富汗瓦罕走廊区域图和景观图

(1)瓦罕走廊宽阔,与我国的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瓦罕走廊的形成原因。

(2)比较丙地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特点,并从天气状况角度分析原因。

(3)材料三中乙河下游荒漠广布,对比分析与瓦罕河谷的荒漠形成原因的差异。

(4)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 6~ 8 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所对我国东北某省M区域的湿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科研人员在针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30年来该区域内7月平均降水总体趋势在减少,7月日平均气温在升高,湿地的“冷湿”效应正在逐渐向“暖干”方向转变。左图示意研究区域,右图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1)据图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原因。

(2)推测30年前该地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的主要原因。

(3)针对该区域环境的变化,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得到落实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改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