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图文材料(左图为长江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长江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

根据图文材料(左图为长江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长江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草地是长江源地区最重要的植被覆盖类型,约占源区面积的70%左右。该地区人口密度0.5~2人/km2 ,以藏族人为主,牧民生活燃料主要为草皮和牛粪;畜牧业占生产总值的50%左右;放牧方式多为冬夏牧场转场放牧。

(1)分析当地牧民冬季牧场避开北坡草场的原因。

(2)指出长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率与坡向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1)(长江源地区)海拔高,北坡为阴坡,气温更低(气候寒冷),牲畜容易出现冻害;北坡积雪覆盖,可利用草场少。 (2)阳坡(南坡)草地退化率高于阴坡(北坡);海拔4600米以下草地退化率高。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温度高、蒸发强,水分条件较差,土层相对较薄,容易退化)。阴坡放牧时间短,放牧强度较阳坡小。 海拔较低的地方,草地面积大,水分条件好,土层较厚,草地承载量大,更容易过度放牧;或者海拔较高的地方,水热条件较差,放牧强度小,退化率低。 【解析】 (1)(长江源地区)海拔高,北坡为阴坡,气温更低(气候寒冷),牲畜容易出现冻害;北坡积雪覆盖,可利用草场少。 (2)结合图例和图示信息,从不同坡向和不同海拔高度来说明长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率的分布特征,结合不同坡向和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条件差异及人类活动差异分析原因。读图可知,南坡海拔4400米以下的草场退化率达25%-30%,南坡草地退化率明显高于北坡。其原因为: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蒸发旺,水分条件差,草地生态脆弱,易退化.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好,宜放牧时间长,放牧强度大,草地破坏严重,退化率高.海拔较低的地方,水热条件较好,放牧强度大,草地承载量大,退化率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分析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瓦罕走廊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阿姆河上游,东西走向,北依帕米尔高原南缘,南傍兴都库什山脉东段,东接我国新疆,如同一根长长的手指,深深嵌入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相交的地区;而指尖部分,则是一段与中国相接的狭小边界,“丝绸之路”为她增添了不少历史风采,玄奘取经也曾从此经过。谷地海拔 4900 多米,宽度往往可达数公里,谷底土地平坦,河流蜿蜒,清晨的涓涓细流下午可能变得汹涌澎湃,谷地以荒漠为主,缺少耕地,每年的 6-8 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二  右图为材料3中丙河的河流流量时间变化曲线图

材料三  左图阿富汗瓦罕走廊区域图和景观图

(1)瓦罕走廊宽阔,与我国的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瓦罕走廊的形成原因。

(2)比较丙地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特点,并从天气状况角度分析原因。

(3)材料三中乙河下游荒漠广布,对比分析与瓦罕河谷的荒漠形成原因的差异。

(4)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 6~ 8 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所对我国东北某省M区域的湿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科研人员在针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30年来该区域内7月平均降水总体趋势在减少,7月日平均气温在升高,湿地的“冷湿”效应正在逐渐向“暖干”方向转变。左图示意研究区域,右图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1)据图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原因。

(2)推测30年前该地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的主要原因。

(3)针对该区域环境的变化,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得到落实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改观?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景观现在( )

A. 甲    B. 乙    C. 丙    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B. 夏季到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C. 冬季在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D. 丁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 ①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回答下面小题。

1.①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 耐旱    B. 耐涝    C. 抗病虫害    D. 占耕地少

2.对①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冻害

3.图中②地所在省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有

A. 太阳能、生物能、天然气    B. 风能、水能、煤炭、石油

C. 天然气、石油、地热能、水能    D.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

4.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第一大林区东北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 水分条件好    B. 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海拔高    D. 土壤肥沃

5.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 河谷农业——小麦    B. 绿洲农业——棉花

C. 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 高寒畜牧业——牦牛

 

查看答案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区位指数由南向北递减

B. 区位指数分布与人口密度分布完全一致

C. C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较恶劣

D. B地区区位指数较低,主要原因是资源贫乏

2.A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不是因为

A. 交通便利    B. 矿产丰富    C. 劳力充足    D. 科技水平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