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示意该地区1930年、1970年和20...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示意该地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曲线分别为

A. abc    B. bac

C. acb    D. cba

2.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A. 劳动力过剩    B. 自然增长率上升

C. 人口出生率较高    D. 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

 

1. A 2. C 【解析】 试题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数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

B. 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

C. 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D. 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

2.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是因为

A. 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

B.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

C. 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

D. 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查看答案

我国于2010年计划有条件的放开二胎生育政策。某大学生根据某地调查数据(政策改变后生育率为原生育率的1.4倍左右)设计了人口政策变化前后的人口增长数学模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能正确表达该地政策改变后劳动力(15~60岁)增长趋势的是

A. 模型1    B. 模型2    C. 模型3    D. 模型4

2.我国人口政策改变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劳动力数量变化最快    B. 劳动力数量增加,抚养比立即减小

C. 劳动力负担持续增加    D. 低龄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前期负担加重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

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        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③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    ④较少遭受飓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    B. 该地服役军人多

C. 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    D. 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

3.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却并未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现代科技    B. 劳动力    C. 交通    D. 市场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图及A、B两地气候资料。

   材料二 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B地因曾垄断全球天然橡胶市场长达70年而获得“黑金之都”之称。20世纪30年代,东南亚人工橡胶种植成功,B地陷入长时间的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巴西唯一的经济特区,凭借其在国内的优势条件,该地迅速崛起,成了巴西东北部的工业中心。

(1)分析B地比A地更适宜天然橡胶生长的原因。

(2)说明20世纪30年代B地衰落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B地天然橡胶迅速崛起的主要优势条件及对B地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在B地发展人工橡胶种植?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热量    B. 土壤

C. 光照    D. 水分

2.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 降低运输成本    B. 改善生态环境

C.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 增强市场竞争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