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图及A、B两地气候资料。...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图及A、B两地气候资料。

   材料二 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B地因曾垄断全球天然橡胶市场长达70年而获得“黑金之都”之称。20世纪30年代,东南亚人工橡胶种植成功,B地陷入长时间的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巴西唯一的经济特区,凭借其在国内的优势条件,该地迅速崛起,成了巴西东北部的工业中心。

(1)分析B地比A地更适宜天然橡胶生长的原因。

(2)说明20世纪30年代B地衰落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B地天然橡胶迅速崛起的主要优势条件及对B地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在B地发展人工橡胶种植?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A地位于亚马孙河上游地区、安第斯山迎风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B地位于亚马孙河中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2)产业结构单一;东南亚橡胶产业的冲击;国际市场萎缩。 (3)主要优势条件:政策扶持(唯一的经济特区);地价低(地广人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 影响:促进了巴西东北部工业中心的形成(促进了B地天然橡胶相关产业的发展)。 (4)赞成:B地人工橡胶生长条件优越,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不赞成:B地种植人工橡胶,增加了外来物种,破坏了生物链的稳定,不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 【解析】 本题以亚马孙河流域为材料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传统产业衰落及其振兴的原因、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综合性较强,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据材料一可知,A、B两地纬度基本一致,气温和降水也相差不大,但是A地位于亚马孙河上游地区、安第斯山迎风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B地位于亚马孙河中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2)据材料二“B地因曾垄断全球天然橡胶市场长达70年而获‘黑金之都’之称。20世纪30年代,东南亚人工橡胶种植成功,B地陷入长时间的衰落。”可知,B地产业结构单一;东南亚橡胶的冲击及其由此带来的市场份额的减少,是巴西橡胶生产衰落的重要原因。 (3)由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巴西唯一的经济特区,凭借其在国内的优势条件,该地迅速崛起,成了巴西东北部的工业中心。”可知,B地天然橡胶迅速崛起的主要优势条件有政策扶持(唯一的经济特区)、地价低(地广人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其影响是影响是促进了巴西东北部工业中心的形成(促进了B地天然橡胶相关产业的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阐述理由与所选择的的观点需保持一致。赞成从有利方面入手阐述其积极影响,B地人工橡胶生长条件优越,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不赞成从不利方面阐述其消极影响,B地种植人工橡胶,增加了外来物种,破坏了生物链的稳定,不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热量    B. 土壤

C. 光照    D. 水分

2.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 降低运输成本    B. 改善生态环境

C.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 增强市场竞争力

 

查看答案

昆仑雪菊是具有降压降脂、清肝明目等独特功效的稀有高寒植物。昆仑雪菊生长于昆仑山3 000米以上的冰峰峭崖上,每年8月盛开,花期短,生长区域狭窄,产量极小,弥足珍贵。于是新疆茶农纷纷将这种产自昆仑山高海拔地区的菊花品种引到平原地区进行人工种植,单产明显提高,但品质却大大降低,因而价格从曾经的黄金价跌落至白菜价。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与原产地相比且末引种昆仑雪菊单产高但品质差的原因是

A. 种植规模扩大雪菊产量多    B. 土壤肥沃雪菊生长好

C. 海拔低光热条件充足临近河流雪菊生长迅速    D. 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雪菊生长周期长

2.为了促进新疆昆仑雪菊产业的发展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B. 加强市场调研减少农户盲目种植

C. 完善流通体系拓宽流通渠道    D. 提高产品价格缩小种植规模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有    (  )

A. 生产规模小    B. 科技水平高

C. 商品率高    D. 精耕细作

2.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 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B. 水土流失、石漠化

C. 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    D. 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

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安徽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6年夏粮总产量达到1387.7万吨,处于历史产量第二高位。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2)分析河南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 )

A. 土壤肥沃    B.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商品率高    D. 水热条件优越

2.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B.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 改良土壤

D. 培育良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