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安徽是我国农业生...

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安徽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6年夏粮总产量达到1387.7万吨,处于历史产量第二高位。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2)分析河南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4)原因: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 【解析】 第(1)题,河南位于淮河以北,安徽位于淮河以南,主要是气候和作物种类的差异。第(2)题,食品加工业是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河南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原料丰富;人口多,提供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便利。第(3)题,考查河南省农业的发展方向。第(4)题,两个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原因一是全球气候异常;二是人为破坏生态,干旱灾害加剧。应对措施要针对问题提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 )

A. 土壤肥沃    B.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商品率高    D. 水热条件优越

2.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定生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B.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 改良土壤

D. 培育良种

 

查看答案

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正确的是(  )

A. 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

B. 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C. 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D. 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

2.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延长产业链,以提高马铃薯产业集群效应。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

A. 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

B. 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C.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

D. 减少市场交易费用

 

查看答案

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

A. 90天    B. 115

C. 130天    D. 140

2.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B. 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C. 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D. 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两条河流都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右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地质不稳,工程建设质量低    B. 科技水平低,设计不准确

C. 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    D. 地震多发,大坝毁损

2.目前,左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 科技水平提高,核电成为该国主要能源

B. 地势低平,水能资源不足,水电成本太高

C. 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 该国对生态环境问题非常重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

   澜沧江在我国境内长约2160km,流域面积约为17.4万km2,干流可开发21个梯级电站,总装机约32000MW,年发电量约1500亿kW·h,是我国规划建设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湄公河在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澜沧江流域(我国境内)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  )

A. 钢铁工业    B. 机械工业    C. 有色金属冶炼    D. 造船工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