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 月,其原...

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    月,其原因是          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    ,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     ,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        种补给类型。  

(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分布在我国 地区,河流乙分布在我国 地区。

 

(1)7~8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 1~2 气温低于0℃,冰雪不再融化,河流没有补给水源 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使河流径流量减小 气温(2)季节性积雪融水 雨水 3 (3)西北 东北 【解析】 试题 (1)读图可知,甲河流流量较小,最大值出现在7、8月,结合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知道该地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所以流量大。1、2月份河流断流,结合气温变化曲线,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水源补给。5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加之正值农作物播种期,需水量大,引水灌溉,河流流量变小。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 (2)由乙图的流量变化曲线来看,该河流A汛期出现在4月,是由于春天气温回升快,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导致的,B汛期出现在7、8月份,结合流量可知,是由大气降水(雨水)补给导致的。由于该河流终年不断流(流量大于0)可知,该地还有地下水补给,所以补给类型有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地下水三种。 (3)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河流量与气温关系密切,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乙河流的补给主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入A湖泊的河流,其主要补给水源夏季是________,冬季是____________。

(2)A湖泊的水位情况是________月份前后最高,此时B地的潜水位约为________米。

(3)A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其主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

(4)B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和盐碱化。该地的盐碱化在什么季节最严重?为什么?

 

查看答案

(题文)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水循环原理,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

从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80年代延长至256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断流最早发生在4月中旬,一年之内断流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断流最早发生时间提前到2月,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将近11个月,断流的河段最远延伸到了开封附近。1998年底,国家开始对黄河水实施水量统一分配。经过合理调度,黄河再没有断流。

(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试分析黄河下游断流的可能原因。

(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断流?

 

查看答案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圈和          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写出以下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B             ;F             

(3)水循环类型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循环,其中人类对           环节(填字母)较容易施加影响。

 

查看答案

将河流年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全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称为年径流深度,以毫米计。它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年径流量的大小。据此并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四条河流中,年径流深度最大的是(  )

A. 长江    B. 珠江    C. 黄河    D. 淮河

2.导致四条河流年径流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流域面积    B. 降水补给    C. 河流长度    D. 流域内地貌特征

 

查看答案

图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 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B. 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2.图中M

A. 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B. 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

C. 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D. 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