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水循环原理,...

(题文)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水循环原理,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

从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80年代延长至256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断流最早发生在4月中旬,一年之内断流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断流最早发生时间提前到2月,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将近11个月,断流的河段最远延伸到了开封附近。1998年底,国家开始对黄河水实施水量统一分配。经过合理调度,黄河再没有断流。

(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试分析黄河下游断流的可能原因。

(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断流?

 

(1)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2)黄河下游断流与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而降水却逐渐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3)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下游断流 【解析】 (1)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通过植树造林,影响蒸发、蒸腾。通过人工降雨,影响凝结降水。通过水库等水利工程,影响径流。上述各种措施都会影响下渗。 (2)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从自然因素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却逐渐减少,导致径流减少。从人为因素分析,该时期黄河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等活动,发展生产,导致下游断流。 (3)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下游断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圈和          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写出以下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B             ;F             

(3)水循环类型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循环,其中人类对           环节(填字母)较容易施加影响。

 

查看答案

将河流年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全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称为年径流深度,以毫米计。它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年径流量的大小。据此并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四条河流中,年径流深度最大的是(  )

A. 长江    B. 珠江    C. 黄河    D. 淮河

2.导致四条河流年径流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流域面积    B. 降水补给    C. 河流长度    D. 流域内地貌特征

 

查看答案

图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 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B. 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2.图中M

A. 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B. 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

C. 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D. 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

 

查看答案

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洋流    D. 下垫面

2.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 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 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

D. 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

 

查看答案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一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