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图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②2006年原煤消费量大于1996年原煤消费量 ③原煤消费量始终高于原煤的生产量   ④2000年以后原煤生产量一直上升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 煤炭出口量增加    B. 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 煤炭利用率提高

 

1. B 2.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和读图分析能力。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块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资源的分布   

①低纬度地区缺失       ②范围有季节变化

③主要在高纬和高山地区 ④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这种资源 (  )

A. 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    B. 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

 

查看答案

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中国以占全球30%左右的储量,一度“敞开大门”供应了国际95%以上的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指令性”开采、控制出口配额之后,量减价升,中国稀土不再卖成“白菜价”。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该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风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     B.     C.     D.

2.福建沿海岛屿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B. 台湾海峡对风力的加速作用

C. 海面平坦,对风力削弱少

D. 距冬季风源地近

 

查看答案

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左图中 M 地附近有 20 多万亩沙丘。

材料二  鄱阳湖附近的水系(左图)和鄱阳湖南部资源、交通等示意图(右图 )

材料三 2011 年 11 月,位于 M 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M地大风日数多。仅2012年1月,4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到4.8天。

(l)指出左图中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

(2)简述左图中M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

(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P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M、N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原因。

(3)提出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