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M、N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原因。

(3)提出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

 

(1)M地降水量小,N地降水量大。 原因:M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N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等。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农垦活动等。 (3)措施: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理由: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灾害,增加土壤水分,防治土地荒漠化;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持续利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解析】 整体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1月等温线分布图为材料,考查了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等知识。 (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地形、洋流、大气运动、海陆位置等。根据地理位置可推断,影响该区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地形,M、N两地分别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 (2)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短期内的变化应重点考虑人为原因。 (3)治理措施应根据原因提出,特别是根据人为原因提出。而理由的阐述应考虑该措施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湿润系数可能指

A. 降水量    B. 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 蒸发量    D. 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2.材料中提及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在我国,与湿润系数空间分布规律最接近的是

A. 人口密度    B. 植被密度    C. 交通线密度    D. 湖泊密度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分    C. 坡度    D. 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查看答案

读“世界某地区一古城遗址分布及其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  ②火山喷发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过度使用水资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测历史上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每年东非高原上几十万头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发生周期性的大迁徙。下图为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新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东非高原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

B. 地壳的运动

C. 水循环运动

D. 地球的公转

2.近几十年来,东非高原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

B. 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

C. 城市扩大,非农用地增加

D. 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

 

查看答案

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间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读图,回答问题。

1.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大气降水

B. 地下水

C.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D. 居延海的湖泊水

2.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B. 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

C. 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

D. 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