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四川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四川省地形特征。 (2)你是否赞成...

读四川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四川省地形特征。

(2)你是否赞成四川省大力发展水电?请依据所知识图中信息说明理由。

(3)结合达州地区地形特征,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原因。

 

(1)以高原和盆地地形为主;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大 (2)赞成 四川地势由高原到盆地落差大;河流众多,流量大,水能资源丰;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大;工程技术力量强。 不赞成 山高谷深、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工程难度大;修建水坝,影响生态环境;当地经济发展落后,资金不足,能源需求量小;距离东部发达地区市场远。 (3)达州地区位于大巴山东段,以山地为主,多平行岭谷;夜晚山上气温低气压高,山谷气温高气压低,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山谷的暖湿气流被抬升而凝云致雨;河谷地形,河水汇集快,迅速上涨。 【解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主要包括: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分布及起伏状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省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大;以高原和盆地地形为主。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赞成主要考虑当地发展水电的优势区位条件以及发展水电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读图可知当地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大;工程技术力量强;发展水电还会吧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就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不赞成主要考虑当地发展水电的不利区位条件以及发展水电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读图可知:当地山高谷深、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工程难度大;修建水坝,影响生态环境;当地经济发展落后,资金不足,能源需求量小;距离东部发达地区市场远。 (3)本题要求先说出该地地形,再结合地形,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该现象的形成原因。读图可知,达州地区位于大巴山东段,以山地为主,多平行岭谷。热力环流在山谷地区形成山谷风,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在谷底迫使暖空气抬升,暖空气中水汽众多,凝结核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达到饱和过饱和状态,形成夜雨;在我国渭水流域、汉水流域、重庆、川东、川南东部等地区,秋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滞留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使锋面活动加剧而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形成华西秋雨;河谷地形,河水汇集快,迅速上涨。从而形成“ 涨秋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 冬季无结冰现象 B. 以雨水补给为主

C. 水位季节变化小 D. 下游径流量最小

2.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 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 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 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丁    D. 丙、丁

2.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A. 南部沿海一带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2.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A. 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 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

C. 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D. 台风已蓄势待发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    (  )

A. 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 河流沿岸大规模挖沙

C. 建水库数量增多    D. 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

2.据图推断,近年我国 (  )

A. 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    B. 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C. 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    D. 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查看答案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横断山区、江南丘陵

C. 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成因是(  )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