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28℃等...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丁    D. 丙、丁

2.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    C. 大气环流    D. 海陆位置

 

1. B 2. A 【解析】 本题组考查区域特征分析能力。(1)根据数确定为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海洋上夏季气温低,所以丁区域温度低于28°C;从河流的流向分析,乙地海拔高,其温度低于28°C;而甲地的海拔低,其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其温度高于28°C;丙地受海洋的影响比丁地小,其温度高于28°C,据此选择。(2)陆地上的等温线极值区域大部分与区域的地形地势有关,据此结合该处为武夷山的地形分析。 1.从图中气温数值分析,此季节为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海洋上夏季气温低,所以丁区域温度低于28°C;从河流的流向分析,乙地海拔高,其温度低于28°C;而甲地的海拔低,其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其温度高于28°C;丙地受海洋的影响比丁地小,其温度高于28°C,据此选D。 2.从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M地的气温低于26°C,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M地是因地势最高,而导致气温低于周围地区; M地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与周围地区相比,没有明显的不同,据此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A. 南部沿海一带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2.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A. 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 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

C. 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D. 台风已蓄势待发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    (  )

A. 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 河流沿岸大规模挖沙

C. 建水库数量增多    D. 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

2.据图推断,近年我国 (  )

A. 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    B. 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C. 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    D. 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查看答案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横断山区、江南丘陵

C. 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成因是(  )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

材料二  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材料三 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

(2)比较M、N两地冬季气温,哪地更高?并分析原因。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A、B两种方案中为M地选择更合理的一个,并说明理由。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长江三角洲1992-2007年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1月无霜区的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中甲区域经济结构

(1)分别说明甲、乙两区域没有霜情的主要原因。

(2)据表二概述甲区域经济结构的特点。

(3)简要分析甲区域内两城市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