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存环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下面两图分别为中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图以及山顶苔藓矮曲林景观图。

(1)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

(3)推测我国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高度的东西向变化及原因。

(4)说明加强山顶苔藓矮曲林保护的原因。

 

(1)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和保湿作用大,空氕湿度大;地面辐射强,散热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山地复杂的地形有利于水汽上升,冷凝成雾 (2)由于潮湿多雾,日照少;气温低,热量少;土层浅薄,贫瘠,植物生长缓慢。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冷湿使得植物向上生长受阻 (3)变化:分布高度自东向西升高(或分布高度白西向东降低)。原因:山顶苔藓矮曲林受山顶效应影响形成的,我国自东向西地势升高(或我国白西向东地势降低),所以其分布高度也随之升高(或降低) (4)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人类活动不当(转为农地、采药等)的威胁日益严重;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保功效;生境独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解析】 (1)雾是由悬浮近地面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形成条件需要充足的水汽和冷却降温的过程。山顶苔藓矮曲林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和保湿作用大,空气湿度大。山顶地面辐射强,散热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山地复杂的地形有利于水汽上升,冷凝成雾。所以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 (2)矮曲林生长缓慢考虑光照、热量、水源、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不足导致。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冷湿使得植物向上生长受阻,所以山顶苔藓矮曲林长成“矮曲”。 (3)山顶苔藓矮曲林受山顶效应影响形成,我国自东向西地势升高,所以其分布高度也随之升高。 (4)保护原因可以从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功能、科研价值等方面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人类活动不当的威胁日益严重,如转为农地、采药等,破坏生态环境。矮曲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保功效。生长环境独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所以要加强山顶苔藓矮曲林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京雨燕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常以古城楼等老建筑为巢址,因此又被称为“楼燕”。北京雨燕于春夏季在北京繁殖,每年7月中下旬开始迁徙,次年4月归来。通过为北京雨燕安装光敏定位仪,专家们掌握了北京雨燕的行踪。这种光敏定位仪重量仅0.65克,续航时间长达两年,通过记录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周期性变化,来估测鸟类的地理位置,经度值由日出和日落时间的中间点确定,纬度则由当天的日照长度计算得出。北京雨燕越冬地主要集中在南非、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三国,核心区域为三国交界处的喀拉哈里跨境国家公园及周边。这里主要的生境为稀树草原,专家发现雨燕迁徙路线选择避免海洋,绕过天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高海拔地区,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千米,全年迁徙距离约为3.8万千米,其一生往返的旅程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在20世纪前期,北京雨燕数量达5万只,近十几年只有3千只左右。为了防止雨燕筑巢、排泄物弄脏环境,北京很多名胜古迹都加设了遮挡缝隙的防鸟网。下图为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示意图。

(1)说明喀拉哈里跨境国家公园成为北京雨燕越冬地的原因。

(2)简述北京雨燕选择的迁徙路线及途中停留地点具备的有利条件。

(3)分析近十几年北京雨燕数量锐减的原因。

(4)评价光敏定位仪用于北京雨燕迁徙路线追踪的条件。

 

查看答案

    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表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表中甲、乙、丙三大类生态系统分别是(    )

A. 草地 农田 水域 B. 农田 草地 水域

C. 农田 水域 草地 D. 水域 草地 农田

2.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是因为(    )

A. 饮食习惯的影响大 B. 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C. 绿色食物需求增大 D. 食物需求的多样化

 

查看答案

中高纬度湖泊水体的温度、溶解氧等物理性质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和季节变化,湖水中的溶解氧来源于大气和水草、水藻的光合作用。下图示意美国北部湖泊夏季(a)和冬季(b)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相对于其他季节,夏季湖泊均温层内含氧量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

A. 水温升高,水中溶解氧逃逸    B. 细菌分解有机物加快

C. 与上层水体交换加剧    D. 鱼类呼吸消耗增多

2.冬季,与有冰覆盖但无雪覆盖的湖泊相比,冰面有厚雪覆盖的湖泊鱼类更容易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A. 湖水中没有光合作用    B. 水温更低

C. 湖水分层现象消失    D. 水温偏高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科考队进行科考工作时拍摄的照片: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光照    B. 气温    C. 降水    D. 土壤

2.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A. 重庆    B. 上海    C. 北京    D. 乌鲁木齐

 

查看答案

积雪是不良导热体,保温作用强,较厚的雪层可阻隔气温波动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深霜是水汽在积雪内部迁移遇到表层冷却的雪壳时,凝华成的霜,为了与地面霜相区别,称为深霜。当地面上有稳定积雪后,在一定条件下深霜便开始缓慢生成。深霜为大型晶体,类似冰碴,比普通积雪松散很多。天山西端伊犁河谷上游多年平均积雪深度78厘米,平均积雪日数151天,深霜发育良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霜发育的主要条件是

A. 太阳辐射强    B. 积雪面积大

C. 气温波动幅度小    D. 雪层下部温度高于上部

2.推断以下时间段伊犁河谷上游深霜层最厚的是

A. 2月中旬    B. 4月下旬    C. 10月下旬    D. 12月上旬

3.伊犁河谷上游深霜缓慢形成后,极易诱发

A. 泥石流    B. 雪崩    C. 山体滑坡    D. 山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