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亚运会800兆数字集群共网建成开通,确保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亚运会800兆数字集群共网建成开通,确保了亚运会信息通信高效畅通,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通信网络和信息化综合服务,为亚运会的运行管理、应急通信和安全通信提供保障,全力打造了一场“数字亚运”!

材料二 如果你想参观亚运场馆,可以借助亚运的三维仿真系统,坐在家里就能拥有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技术人员介绍,体验者坐在电脑前,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看到任意一段路、任何一座建筑物的三维可视化场景。   

(1)“数字亚运”应用的技术主要有哪些?   

(2)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数字亚运”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   

(3)我国目前正积极建设“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有何重要意义?

 

(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2)当你去亚运场馆观看比赛时,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使你快捷、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在亚场所,你可以享受各种移动通信服务,如移动上网、移动电视等,还可以通过多语言智能机器人实现与外国朋友的无障碍交流;如果你因事不能观看比赛,可以用手机操纵家中的录像机录下比赛状况,回到家中利用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观看精彩纷呈的赛事;你可以在网上“参观”虚拟亚运场馆,欣赏亚运会比赛项目的仿真模拟、虚拟亚运艺术作品展示、历届亚运历史再现、亚运比赛精彩回放等。 (3)促进国土资源的调查,摸清家底,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规划、国土开发、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工作。 【解析】本题以数字地球与 “ 数字亚运 ” 为背景材料,考查数字地球的含义、支撑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 (1)结合数字地球应用的技术回答即可。实现数字地球需要诸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这其中主要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高性能计算能力。 (2)亚运会期间“数字亚运”可达到其目标: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亚运相关场所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得丰富的、多语言、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例如当你去亚运场馆观看比赛时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帮你快捷、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当你因事不能观看比赛可以录下比赛实况利用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观看精彩纷呈的赛事。 (3)本题主要考查“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的意义。主要从信息的获取、分析指导、实际应用等方面分析。例如,利用数字地区,可以促进国土资源的调查,摸清家底,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规划、国土开发、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工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表,回答下题。

(1)导致北京7月21日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           

A. 高压     B. 低压    C. 冷锋     D. 暖锋

(2)为了减少暴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以及时查询“天气图﹒北京”,了解城市内涝状况。查询使用了 (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第26次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出征南极。本次科考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的常规科学考察外,将重点进行昆仑站和格罗夫山的内陆科学考察。考查期间,考查队员将在昆仑站构筑深冰芯钻探的场地。   

(1)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胜利建成,该考察站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选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考察队要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为(  )           

A. 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 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 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查看答案

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 地球卫星系统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数字地球只有通过网络才能实现全球信息共享

B. 数字地球的信息分散存储在全球各地的计算机中

C. 现在的国际互联网由于用户量的剧增和自身技术的限制无法满足数字地球的需要

D. 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的重要信息源

 

查看答案

用于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的“呼吸”号卫星于2009年1月21日在日本种子岛宇航中心发射升空。该卫星装备了高精度的观测设备,将利用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特定波长辐射的特点,通过观测地表反射的能量变化来推算温室气体的浓度。该过程主要利用了(    )。

A. 全球定位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    D. 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