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解析】 (1)根据经纬网可知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是位于南太平洋沿岸的低纬度地区,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同时沿海秘鲁寒流的减湿作用强,因而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此题注意材料提示“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因而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肯定不是雨水,结合图中提供的等高线和河流信息,可以推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河水等。 (3)此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自己选择观点回答相应的理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 500 万(2009 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 640 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 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 16 千米。左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右图为对应的气候资料(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据图简述该国气候特征。

 

(2)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3)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短缺资源不足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图甲、乙示意近年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面积与气候水文要素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气温升高会导致中小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泊蒸发量增大    B. 径流量增大

C. 冰雪融水量增大    D. 降水量增加

2.导致该区域中小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面温度升高    B. 湖泊蒸发作用加强

C. 降水强度增大    D. 地表径流量增大

3.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来源是(  )

A. 大气降水    B. 冰雪融水

C. 冻土融水    D. 地下水

 

查看答案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

A. 高山草甸带    B. 高山冰雪带

C.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 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

A. 大气温度较低    B. 生物生产量较低

C. 土壤含水量较低    D. 地表径流量较小

 

查看答案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30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生物量提高 生物量降低 植株密度改变 植被分布改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 植株数量    B. 总生物量    C. 地上生物量    D. 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 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从 A 到 B 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影响图中从 C 到 D 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变化    B. 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C. 水分变化    D.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