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5月9日,中国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5月9日,中国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造价180亿英镑,是迄今为止全世界造价最高的核电站,建成后将满足英国7%的电力需求。

材料二  英国主要核电站分布图。

材料三  英国1975—2015年电力资源构成示意图。

(1)简述英国主要核电站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2)简述英国电力资源构成的变化特点,分析变化原因。

(3)简述中国广核集团投资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的积极意义。

 

(1)核电站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地区,且多沿海分布;英格兰是英国主要人口、工业分布区,电力需求大;沿海地区冷却水源充足、廉价,从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英国电力资源主要来源于煤炭、石油和核能,总体上表现为煤炭、石油的比重下降,核能的比重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天然气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核电的比重有所下降;近年来,风能等其他能源比重有所上升,电力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原因:20世纪末,在廉价天然气的冲击下,核电发展停滞;近年来,英国政府高度重视清洁能言的使用,大力发展风能、水电、天然气和核能发电 (3)加强同世界核电大国的合作;有利于打造中国核电国家名片;促进与其他国家核电合作,积累经验;加速中国资本、技术向海外市场迁移(任答3点) 【解析】整体本题考查英国主要核电站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电力资源构成的变化特点和变化原因等,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结合图示和材料可知,英格兰是英国主要人口、工业分布区,电力需求大,沿海地区冷却水源充足、廉价,所以英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地区,且多沿海分布。 (2)从图示可知,从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英国电力资源主要来源于煤炭、石油和核能,总体上表现为煤炭、石油的比重下降,核能的比重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天然气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核电的比重有所下降;近年来,风能等其他能源比重有所上升,电力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末,在廉价天然气的冲击下,核电发展停滞;近年来,英国政府高度重视清洁能言的使用,大力发展风能、水电、天然气和核能发电。 (3)中国广核集团投资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有利于加强同世界核电大国的合作;有利于打造中国核电国家名片;促进与其他国家核电合作,积累经验;加速中国资本、技术向海外市场迁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种子在2~4℃就能发芽,幼苗能耐短时间低温。喜日照,忌高温,绝对最高温度25℃以上时光合作用受阻。种子发芽时约需相当于自身重量65%的水分,消耗水分也比较多;生长期间如水分不足,常使籽粒不充实而产量降低。因此燕麦的根茎往往长达一米左右,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pH在5.5~6.5的酸性土壤。北纬41°—43°是世界公认的春播燕麦黄金纬度生长带,这里被称为北半球燕麦带。燕麦属于低产作物,但却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绿色营养保健作物。我国燕麦产区发展燕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但是,我国燕麦产品深加工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1)分析北纬41°—43°成为春播燕麦黄金生长纬度带的原因。

(2)简述我国燕麦产区的分布状况。

(3)说明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

(4)请为我国燕麦产区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三伏是我国华北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时长为三十或者四十天。三伏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中付从夏至日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末伏为10日,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始,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在中国古代的干支计时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庚日,即为按照干支计时法,当日计时带有“庚”子,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资料显示,2018年6月27日为夏至日后第一个庚日,该年8月7日为立秋,则2018年三伏天数及三伏结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为     (  )

A. 30天  6°N    B. 40天  7°N

C. 30天  7°N    D. 40天   6°N

2.三伏天时,华北地区天气炎热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    B. 雨天多,空气湿度大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天气    D. 全球气候变暖,升温异常

 

查看答案

2017年12月6日,为恢复原生态环境,洞庭湖自然保护核心区最后一棵欧美黑杨被砍伐清理。源自欧美的黑杨,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河岸、河滩区域,自从欧美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极大地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同时降低了湿地的行洪能力。结合洞庭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对洞庭湖的湖水面积变化推断正确的是(   )

A. 6月至9月份都是湖泊水补给长江水

B. 湖泊西北部坡度比较陡

C. 6月份洞庭湖面积大主要原因是多台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

D. 7—9月份湖水面积小与流域内伏旱天气有关

2.欧美黑杨迅速扩张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物种较单一    B. 土壤肥力差

C. 土地退化    D. 降水减少

3.洞庭湖洲滩等湿地大量种植黑杨导致湿地蓄洪行洪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增加了湖泊水量    B. 加剧了泥沙淤积

C.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    D. 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查看答案

“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关着灯照样可以生产,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到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生产。下图是a、b、c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黑灯工厂”能够推广普及的主导因素是

A. 矿产资源    B. 市场    C. 技术    D. 交通

2.目前,“黑灯工厂”取代人工操作的主要优点是

A. 缩短产品更新周期    B. 增加就业机会

C. 提高产品稳定性    D. 实现个性化定制

3.上图所示三国中,最有可能是“黑灯工厂”推广源地的是

A. a    B. b    C. c    D. 都不可能

 

查看答案

公交车作为廉价、高效的公共运输工具,为减轻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交车系统也出现了“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的困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困境的根本原因是(  )

A. 公交系统完善程度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 城市人口数量差异    D. 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2.在21世纪初,小城市公交车也曾经出现过人满为患的场景,可能是因为(  )

A. 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少    B. 城市公交的线路完善

C. 乘坐公交车成本低    D. 交通拥堵状况在加剧

3.小城市为缓解当前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降低票价    B. 优化线路    C. 增加站点    D. 减少班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