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种子在2~4℃就能发芽,幼苗能...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种子在2~4℃就能发芽,幼苗能耐短时间低温。喜日照,忌高温,绝对最高温度25℃以上时光合作用受阻。种子发芽时约需相当于自身重量65%的水分,消耗水分也比较多;生长期间如水分不足,常使籽粒不充实而产量降低。因此燕麦的根茎往往长达一米左右,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pH在5.5~6.5的酸性土壤。北纬41°—43°是世界公认的春播燕麦黄金纬度生长带,这里被称为北半球燕麦带。燕麦属于低产作物,但却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绿色营养保健作物。我国燕麦产区发展燕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但是,我国燕麦产品深加工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1)分析北纬41°—43°成为春播燕麦黄金生长纬度带的原因。

(2)简述我国燕麦产区的分布状况。

(3)说明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

(4)请为我国燕麦产区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该范围内陆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北温带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春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2)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高原山地;西北地区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地。 (3)我国燕麦产区多属于半干旱高寒山区和农牧过度地带,人烟稀少,基本不存在污染;当地经济发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纯净。 (4)因地制宜,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产、增收、增效。 【解析】 整体本题考查燕麦的分布纬度,产区的分布状况,我国发展燕麦生产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等,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1)结合材料可知,北纬41°~43°内陆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北温带中部,多高原、山地,海拔较高,春季温暖,夏季凉爽;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符合燕麦的生产习性。 (2)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燕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北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高原山地;西北地区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地 。 (3)结合图示可知,我国燕麦产区多属于半干旱高寒山区和农牧过度地带,人烟稀少,基本不存在污染;当地经济发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水、土纯净。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有理即可。如:因地制宜,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产、增收、增效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四川省绵阳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三))三伏是我国华北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时长为三十或者四十天。三伏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中付从夏至日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末伏为10日,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始,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在中国古代的干支计时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庚日,即为按照干支计时法,当日计时带有“庚”子,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资料显示,2018年6月27日为夏至日后第一个庚日,该年8月7日为立秋,则2018年三伏天数及三伏结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为     (  )

A. 30天  6°N    B. 40天  7°N

C. 30天  7°N    D. 40天   6°N

2.三伏天时,华北地区天气炎热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太阳高度角大,白昼长    B. 雨天多,空气湿度大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晴朗天气    D. 全球气候变暖,升温异常

 

查看答案

2017年12月6日,为恢复原生态环境,洞庭湖自然保护核心区最后一棵欧美黑杨被砍伐清理。源自欧美的黑杨,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适合生长在河岸、河滩区域,自从欧美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极大地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同时降低了湿地的行洪能力。结合洞庭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对洞庭湖的湖水面积变化推断正确的是(   )

A. 6月至9月份都是湖泊水补给长江水

B. 湖泊西北部坡度比较陡

C. 6月份洞庭湖面积大主要原因是多台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

D. 7—9月份湖水面积小与流域内伏旱天气有关

2.欧美黑杨迅速扩张造成了“绿色荒漠”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物种较单一    B. 土壤肥力差

C. 土地退化    D. 降水减少

3.洞庭湖洲滩等湿地大量种植黑杨导致湿地蓄洪行洪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增加了湖泊水量    B. 加剧了泥沙淤积

C.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    D. 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查看答案

“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关着灯照样可以生产,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到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生产。下图是a、b、c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黑灯工厂”能够推广普及的主导因素是

A. 矿产资源    B. 市场    C. 技术    D. 交通

2.目前,“黑灯工厂”取代人工操作的主要优点是

A. 缩短产品更新周期    B. 增加就业机会

C. 提高产品稳定性    D. 实现个性化定制

3.上图所示三国中,最有可能是“黑灯工厂”推广源地的是

A. a    B. b    C. c    D. 都不可能

 

查看答案

公交车作为廉价、高效的公共运输工具,为减轻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交车系统也出现了“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的困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小城市无人坐,大城市没车坐”困境的根本原因是(  )

A. 公交系统完善程度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 城市人口数量差异    D. 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2.在21世纪初,小城市公交车也曾经出现过人满为患的场景,可能是因为(  )

A. 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少    B. 城市公交的线路完善

C. 乘坐公交车成本低    D. 交通拥堵状况在加剧

3.小城市为缓解当前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降低票价    B. 优化线路    C. 增加站点    D. 减少班次

 

查看答案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下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