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材料一 分布多度是指某地区单位面积内分布的植物种数,气候等自然环境对种子植物的分...

材料一 分布多度是指某地区单位面积内分布的植物种数,气候等自然环境对种子植物的分布多度影响很大,下图是我国种子植物在各省区的分布多度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高原边缘为森林地带,向西北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1)概括我国种子植物分布多度的总体分布特点。

(2)说明图中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大省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3)青藏高原上的植被,也不是像从前有些人所想象的“寒原一块”,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异,指出产生这种分异的原因。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西南地区较多 (2)云南省是我国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大省区。其自然地理条件地形西部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其余大部分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差异大;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横断山区土壤垂直差异大,如砖红壤、红壤等 (3)高原东南部边缘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向西北降水量减少 【解析】(1)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分析出我国种子植物分布多度的分布特点。 (2)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大的省区为云南省,从纬度、地形地势,气候等方面分析。 (3)青藏高原由于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自然带也由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递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面积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面积只有2700~3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连接着洞里萨湖与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

材料二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积44000平方千米,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1)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非常大,试分析其原因。

(2)洞里萨河的流向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试推测1、7月的洞里萨河的流向有何差异,并说明原因。

(3)夏季,甲区域的海水温度比同纬度的南海其他海域的水温低,请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海区表层水温等温线图,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形成,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图中X=22,等温距为0.5,则Y的值为(  )

A. 20℃    B. 22℃    C. 24℃    D. 26℃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表示①、③两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丙、丁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①④海域之间

B. 洋流②延长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

C. 洋流③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D. 洋流④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查看答案

基流也叫底水,是指由地下水外渗进入水系中的那部分。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河流基流系数与温度、高程的关系。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最可能是(  )

A. 西北地区    B. 青藏高原

C. 松嫩平原    D. 江南丘陵

2.该地区基流的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  )

A. 地下水    B. 大气降水

C. 冰雪融水    D. 湖泊水

3.该地区河流最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为(  )

A. 内河运输    B. 水力发电

C. 水产养殖    D. 观光旅游

 

查看答案

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和河流曲度是描述一个地区水系特征的重要指标,下图是以1960年各指标为100,绘制出的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网1960~2009年水系指标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太湖流域平原地区1960~2009年水系形态特征变化表现最不明显的是(  )

A. 支流数量减小    B. 河网总面积减小

C. 支流与干流长度比减小    D. 河道平直化

2.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流水系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A. 河流结冰期增长    B. 汛期水位上升

C. 河网调蓄功能增强    D. 径流总量增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