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面为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和1993—2006年香...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面为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和1993—2006年香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统计图。

(1)说出图中甲功能区的名称

(2)据图归纳1993—2006年间香港土地利用的特点。

(3)据图分析香港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以及形成图中布局特点的主要原因。(

 

(1)商业区(中心商务区)。特点: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地价高;占地面积较小等。 (2)土地利用以绿地为主,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建筑面积增加最多,水域、其他用地、滩涂持续减少。 (3)布局在郊区(城市外缘),趋向于交通干线(临海),因为地价便宜;远离市区,能有效减小对市区的污染;临海分布,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 【解析】(1)据图可知,甲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可判断为商业区。其特点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建筑物以高层为主,高大稠密;交通运输便捷;因位于市中心,地价高;占地面积较小;人口数量昼夜差别较大等。 (2)注意比较不同年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在比重差异。据图并结合图例分析可知,1993—2006年间香港土地利用以绿地为主,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建筑面积增加最多,水域、其他用地、滩涂持续减少。 (3)结合城市工业布局一般原则即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香港工业区主要布局在城市外缘,地价便宜,可以降低成本;同时远离市区,可有效减少对市区的污染;海运便利,工业临海分布,便于原料的运进和产品运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淮河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发源于河南省,在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大部分经高邮湖流入长江,少部分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淮河全长约1 000千米,流域面积为26.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淮河流域图。

(1) 试从淮河流域的位置、气候、水系特点、流域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涝灾频发的原因。

(2)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

 

查看答案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建成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用地之一,它通常指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建成区标志着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状况的规模和大小。下图表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主体岛屿城区的扩展情况,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

该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委:km2)

(1)概述该岛1973~2007年建成区的变化特点以及海岸线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城市建设挤占其他类型的土地是城市扩张的结果。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该岛2007年与1973年相比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特点。

(3)分析该城市计划在岛屿上建风力发电站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下表示意2006年和2016年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的距离(单位:km)。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商店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 生鲜蔬菜    B. 家电超市    C. 服装超市    D. 日用百货

2.表中信息显示(  )  ①购买家用电器的出行距离变化最大 ②居住区周边商业设施不断完善 

③城市功能分区明显 ④城区环境承载力大幅度降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下题。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 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 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查看答案

读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净迁移(人口净迁移量=迁入人数-迁出人数)概率图,完成第11~12题(注:港、澳、台资料暂缺)。

1.影响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概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A. 科技水平、人口素质    B. 经济水平、地理位置

C. 国家政策、资源分配    D. 区域差异、交通状况

2.与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净迁移概率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人口出生率降低    B.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C. 城市病日益突显    D. 各省区发展差异增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