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建成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用地之一,它通常指市区集中连片部分及分散在近郊与城市有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用地。建成区标志着城市不同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状况的规模和大小。下图表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主体岛屿城区的扩展情况,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

该岛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委:km2)

(1)概述该岛1973~2007年建成区的变化特点以及海岸线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城市建设挤占其他类型的土地是城市扩张的结果。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该岛2007年与1973年相比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特点。

(3)分析该城市计划在岛屿上建风力发电站的主要原因。

 

(1)建成区面积逐步增大。原因:填海造陆。 (2)林地、耕地面积、淡水区域、滩涂呈减少的趋势,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力充足;经济发达,资金充足;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缺乏;市场需求量大;减少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等。 【解析】(1)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据图可知,从1973年至2007年建成区面积逐步增大。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滩涂面积减小,说明海岸线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填海造陆导致。 (2)据表格数据对比可知,2007年较1973年林地、耕地面积、淡水区域、滩涂呈减少的趋势,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 (3)在该岛屿上建风力发电站的主要原因应从风能资源、科技、市场、风电优势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该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季风气候和海陆风,风力充足;且经济发达,资金充足;且该地区煤炭、石油等常规矿物能源缺乏;经济发达,能源市场需求量大;且风能资源属于清洁能源,开发风电可减少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示意2006年和2016年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的距离(单位:km)。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商店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 生鲜蔬菜    B. 家电超市    C. 服装超市    D. 日用百货

2.表中信息显示(  )  ①购买家用电器的出行距离变化最大 ②居住区周边商业设施不断完善 

③城市功能分区明显 ④城区环境承载力大幅度降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下题。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 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 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查看答案

读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净迁移(人口净迁移量=迁入人数-迁出人数)概率图,完成第11~12题(注:港、澳、台资料暂缺)。

1.影响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概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A. 科技水平、人口素质    B. 经济水平、地理位置

C. 国家政策、资源分配    D. 区域差异、交通状况

2.与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净迁移概率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 人口出生率降低    B.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C. 城市病日益突显    D. 各省区发展差异增大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为2010年上海市人口金字塔图,右图为上海市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  )

A. 少年儿童比重较高    B.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偏大

C. 人口数量呈现负增长    D. 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2.形成上海市如左图所示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原因是(  )

A. 青壮年迁入多    B.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 老年人口迁入多    D. 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相同

 

查看答案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下图为我国分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

B. 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上升趋势

C. 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主体集中在20~49岁

D. 15~1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2.我国为应对劳动参与率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控制人口出生率    B. 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C. 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D. 取消养老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