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3)1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

(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 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C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C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西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直射北半球,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受风力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大致向北运动。 (2)图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C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C的海区,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所以为寒流。 (3)从鱼类饵料多少分析鱼群的多少,因为7月份这里盛行西南风,为离岸风,受此影响,沿岸表层为离岸流,垂直方向上形成涌升流,使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的饵料丰富,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从影响降水的因素去分析,从风向分析,该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为离岸风,较为干燥,降水少;冬季该地盛行东北季风,从大陆吹来,较为干燥,降水少;从气温分析,因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从洋流分析,该地沿岸有寒流,降温减湿,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破坏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线路全长1432千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用上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南水”进京,有效地缓解了北京市的用水紧张状况,但时至今日,北京市继续推行用水阶梯水价,其主要目的是             (填“引导家庭节约用水”或“加快‘南水’入户”)。

(2)有关该线输出地(甲)与输入地(乙)及沿线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主要粮食作物甲地为小麦,乙地为水稻

B.主要地形类型甲地为平原,乙地为山地

C.该线穿越了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D.该线跨越了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3) “APEC蓝”,用来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针对图中乙区域的雾霾,最主要的治理措施是       (填“优化产业结构”或“扩大企业规模”)。

(4) 2014年12月,我国在图中的乙区域实施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化发展的关注和思考。为此,小邓、小罗同学以“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研究与思考”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小邓同学认为:应该大量建设城市群;

②小罗同学认为:不应该大量建设城市群。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也门地处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石油资源较丰富,扼守亚丁湾的咽喉地带,当地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且教派纷争不断。2015年3月,随着沙特阿拉伯对也门的大规模轰炸,也门局势不断恶化。图为也门附近区域及某城市放大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和材料信息,试从地理角度简析也门出现动乱的原因。

 

(2)拟在也门某城市放大图中的A、B两地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在C、D两地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厂,请选择合理的地址,并说明理由。

(3)随着环境的变化及经济的发展,该城市工业由老工业区逐渐向新工业区迁移。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试从交通、环境、地价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4)干旱的热带沙漠环境使也门农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根据你的推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填“商品谷物农业”或“游牧业”)。

 

查看答案

2014年5月份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即中三角城市群)。

下图为“中三角城市群”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武汉、长沙、南昌都是省会城市。请任选一个城市从地形、气候、河流、交通、农业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2)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与郴州市相比,长沙市的服务范围        (填“大”或“小”)。

(3)上海至广州高速铁路的开通,对“中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试从经济联系、产业结构、就业机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简述其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横贯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入欧洲经济圈,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新的机遇与未来。下图为“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及上海、科伦坡的气候特征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古代,航海依靠的动力主要是风和洋流,明朝郑和下西洋,沿海上丝绸之路往往选择               (填“冬去夏回”或“夏去冬回”),就是利用北印度洋的季风及季风洋流。而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人们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                (填“纬度”或“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2)试比较“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上海和科伦坡的气候特征。

(3) “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试分析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