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横贯欧亚大陆...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横贯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入欧洲经济圈,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新的机遇与未来。下图为“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及上海、科伦坡的气候特征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古代,航海依靠的动力主要是风和洋流,明朝郑和下西洋,沿海上丝绸之路往往选择               (填“冬去夏回”或“夏去冬回”),就是利用北印度洋的季风及季风洋流。而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人们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                (填“纬度”或“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2)试比较“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上海和科伦坡的气候特征。

(3) “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试分析西方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1)冬去夏回 干湿度 (2)上海:夏季:东南风;冬季:少雨科伦坡:夏季:西南风;多雨 (3)优化产业结构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和气候图为切入点,考查气候特征、工业发展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1)古代交通运输比较落后,帆船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顺风航行能够加快航速,节省时间,而逆风航行则船速较慢;同样顺着洋流航行也能够加快航速,节省时间,而逆着洋流航行则船速较慢,因此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冬季我国东南沿海盛行西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因此郑和沿海上丝绸之路往往选择冬去夏回。水平自然带的分异有由赤道到两极和从沿海向内陆的两类地域分异,陆上丝绸之路从东向西延伸,因此体现了从干湿度或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景观的递变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2)上海和科伦坡的气候特征,可以从气温、降水等方面回答,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科伦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可以结合鲁尔区经济振兴、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教育、环境和交通的有效整治措施进行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太阳系模式略图及某日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共包含了  

级天体系统。若A、B位于同一经线,则从A地向B地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向       (填“东”或“西”)偏转。

(2)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8日19时40分“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到达近月点,此时英国伦敦华人观看直播的时间(中时区区时)为2014年10月28日           

(3)湖南某校的小梁同学在某日太阳光照图上绘制了MN、PK两条昏线,其中只有一条是正确的,你认为正确的是       

(4)根据“某日太阳光照图”提供的信息,关于此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洞庭湖达最高水位            B.南海诸岛盛行东南风

C.地球运行到远日点            D.长沙的日出比北京早

 

查看答案

下左图为欧洲西部区域图,右图为美国本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区域为世界重要的乳畜业区,影响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河流    D. 市场

2.若在乙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带,则最合理的农业带是

A. 园艺带    B. 水稻种植带

C. 地中海农业带    D. 热带经济作物带

3.丙区域为田纳西河流域,通过综合治理与开发,成为了全美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下列工业中,适宜在该流域优先发展的是

A. 棉纺工业    B. 炼铝工业    C. 电子工业    D. 食品工业

 

查看答案

青海湖的鸟岛是一个以水禽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下图分别为青海湖区域图及水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湖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 增加水体污染物质

B. 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C. 提高洪灾发生频次

D. 提供丰富农副产品

2.近年来,鸟类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该区域环境持续恶化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A. 酸雨危害加剧    B. 湿地面积缩小

C. 山地雪线上升    D. 沙化面积扩大

3.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为准确划定鸟类的保护范围,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 遥感(RS)    B. 地理信息系统(GIS)

C. 手工绘图    D. 全球定位系统(GPS)

 

查看答案

下图及表格为某四地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

A.     B.     C.     D.

2.四个地区中,可能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图8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 “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 “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 “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2.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政治因素

3.“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 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

C. 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    D. 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