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啤酒花是一种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喜冷凉,耐寒畏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啤酒花是一种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喜冷凉,耐寒畏热,喜光,不择土壤,花为酿造啤酒的原料。甘肃玉门从1981年开始种植啤酒花,到2008年鲜花年产量已占全国的1/3。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玉门啤酒花产量和质量处于不稳定状态。近年来,当地政府重点扶持和培育啤酒花产业龙头企业,实现啤酒花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加快推进啤酒花的产业化进程。左图示意玉门多年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右图示意玉门多年啤酒花产量和甲酸含量变化趋势。

2000年以后,玉门在啤酒花种植区逐渐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这种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和水溶性肥料融合,进入输水干管一支管一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

(1)说明1989-2009年玉门啤酒花产量和质量变化的原因。

(2)分析玉门加快推进啤酒花产业化进程可取得的效益。

(3)简述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方式所具有的优点。

 

(1)(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温升高;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光照减少;这种变化趋势与啤酒花喜冷凉、喜光的生长习性相悖,因此啤酒花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2)促进啤酒花产业的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形成地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收入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髙经济效裣;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地面风蚀强度,减缓沙漠化的蔓延 (3)有效减少灌溉水的损耗;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啤酒花的产量和质量;减轻土壤盐渍化;节省劳动力投入 【解析】整体分析:啤酒花产量和质量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从气温、降水因素分析。玉门加快推进啤酒花产业化进程的影响,主要从经济、产业结构、收入、环境保护方面分析。膜下滴灌方式的优点,主要是节水、增效、增产等方面分析。 (1)啤酒花产量和质量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1989-2009年,玉门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温升高。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光照减少。这种变化趋势与啤酒花喜冷凉、喜光的生长习性相悖,因此啤酒花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2)玉门加快推进啤酒花产业化进程的影响,主要从经济、产业结构、收入、环境保护方面分析。有利于促进啤酒花产业的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当地自然条件优势,形成地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收入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髙经济效益。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地面风蚀强度,减缓沙漠化的蔓延。 (3)膜下滴灌方式能有效减少灌溉水的损耗。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啤酒花的产量和质量。减轻土壤盐渍化,节省劳动力投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归一化植被指数是用来对遥感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被观测的目标区是否被绿色植物覆盖,以及植被覆盖程度的指标值。其值大小主要受植被类型、生长状态和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也受地表水、积雪、枯叶等因素干扰,该指数值越大表示植被的覆盖度越好。2010-2014年,黑龙江流城归一化植被指数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2013年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14年其值恢复并呈现增长趋势。图4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乙、丙、甲

2.图中丁地归一化植被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内陆,沙漠广布    B.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C. 气候寒冷,积雪期长    D. 海拔低,气温年较差小

3.2013年,黑龙江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均值出现较大輻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 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B. 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C. 水土流失加剧    D. 土地荒漠化加剧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 冰川融水补给    B. 雨水补给

C.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 地下水补给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流域降水量增加    B. 全球气候变暖

C. 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 大量修建水库

 

查看答案

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发生的明显变化(如图所示)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的转折点,我国正由快速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步入以稳定且适宜的增长速度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06年以来,我国

A. 东部地区工业GDP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    B. 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较东部地区高

C. 东、中、西部工业总产值均呈减小趋势    D.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呈现“东快西慢”的格局

2.2012-201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A. 生产规模缩小    B. 传统工业逐渐衰落

C. 生产成本降低    D. 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3.现阶段我国向新常态经济发展过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国内市场萎缩    B. 资源利用率下降

C. 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D. 产业转型困难

 

查看答案

坦桑尼亚(如图所示)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对GDP贡献不足13%。2000年以来,该国平均人口增速保持在3.1%,人口分布呈现”南疏北密”的特点,集中分布在东北沿海、维多利亚湖(淡水湖)沿岸和中部地区。2002-2012年达累斯萨拉姆市人口偏移(指区域内部子区域人口增长速度偏离区域平均增长速度的增长,其值为正,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区域平均增长;其值为负,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慢于区域平均增长)正增长位居全国首位,而以政治职能为主的新首都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000年以来坦桑尼亚的人口增长趋势带来的影响是

A.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B. 自然资源开发不足

C. 基础设施压力增大    D.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坦桑尼亚人口集中分布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南部地区工业发达    B. 东北沿海对外贸易较发达

C. 中部地区金融业高度发达    D. 维多利亚湖盐业资源丰富

3.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

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量大    B.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出量大

C.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D.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芦苇湿地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自2002年7月始,黄河三角洲开始实施芦苇湿地恢复工程,主要通过筑坝修堤,在雨季和黄河丰水期蓄积淡水,旱季则引黄河水补充,以淡压碱,扩大经济植物芦苇湿地面积。

表2湿地水质检验结果

分析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恢复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