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

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 冰川融水补给    B. 雨水补给

C.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 地下水补给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流域降水量增加    B. 全球气候变暖

C. 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 大量修建水库

 

1.C 2.D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第聂伯河的春季径流量占比重最大,主要补给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对。源头没有高山冰川融水补给,A错。夏季补给量少,雨水补给不是主要因素,B错。地下水补给稳定,不是主要因素,D错。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差异减小,原因可能是大量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D对、流域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A错。全球气候变暖不影响季节分配,B错。农业发展,灌溉面积增加,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发生的明显变化(如图所示)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的转折点,我国正由快速发展的传统经济模式步入以稳定且适宜的增长速度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06年以来,我国

A. 东部地区工业GDP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    B. 中部地区工业总产值较东部地区高

C. 东、中、西部工业总产值均呈减小趋势    D.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呈现“东快西慢”的格局

2.2012-201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A. 生产规模缩小    B. 传统工业逐渐衰落

C. 生产成本降低    D. 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3.现阶段我国向新常态经济发展过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国内市场萎缩    B. 资源利用率下降

C. 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D. 产业转型困难

 

查看答案

坦桑尼亚(如图所示)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对GDP贡献不足13%。2000年以来,该国平均人口增速保持在3.1%,人口分布呈现”南疏北密”的特点,集中分布在东北沿海、维多利亚湖(淡水湖)沿岸和中部地区。2002-2012年达累斯萨拉姆市人口偏移(指区域内部子区域人口增长速度偏离区域平均增长速度的增长,其值为正,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区域平均增长;其值为负,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慢于区域平均增长)正增长位居全国首位,而以政治职能为主的新首都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000年以来坦桑尼亚的人口增长趋势带来的影响是

A.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B. 自然资源开发不足

C. 基础设施压力增大    D.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坦桑尼亚人口集中分布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南部地区工业发达    B. 东北沿海对外贸易较发达

C. 中部地区金融业高度发达    D. 维多利亚湖盐业资源丰富

3.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

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量大    B.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迁出量大

C.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D.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慢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芦苇湿地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自2002年7月始,黄河三角洲开始实施芦苇湿地恢复工程,主要通过筑坝修堤,在雨季和黄河丰水期蓄积淡水,旱季则引黄河水补充,以淡压碱,扩大经济植物芦苇湿地面积。

表2湿地水质检验结果

分析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恢复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到原生态的古老小镇观光度假,是观今休闲旅游的新热点之一。然而,随着商业开发过度,一些古镇街道变成了卖场。某游客曾在游历过一国内知名古镇之后感叹,“伴随着**

边城古镇的名声鹊起,如火如荼的旅游开发冲击着原汁原味的古老小镇。*江水依然奔流不息,河畔的吊脚楼颤巍巍的屹立着。可是……多了太多太多气场不符的东西,那么多的店招,广告,商铺,让整个小镇显得拥挤而浮躁。”

简析古镇街道变成卖场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知识密集型企业与传统生产型企业有所区别,更倾向于采取积极主动的国际化战略。在国际投资中,知识密集型企业往往通过战略性的选择进入方式,以获取东道国的市场、人力资源、知识技术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同时将自身的资本、技术、产品和管理体制进入东道国。

(1)概述德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征。

(2)分析上海市吸引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的主要优势条件。

(3)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