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甲、乙、丙三座山地同一坡向年降水量的垂直变化。读下图,完成下...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甲、乙、丙三座山地同一坡向年降水量的垂直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中信息可知

A. 山地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B. 甲山降水垂直方向变化率最大

C. 乙山年降水量最多    D. 年降水量最大值的海拔高度不同

2.关于甲乙丙三座山地山麓自然景观的推测,正确的是

A. 甲一荒漠带    B. 乙一硬叶林带

C. 丙一落叶阔叶林带    D. 均为常绿阔叶林带

3.对三座山地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一华北地区    B. 乙一西北地区    C. 丙一南方地区    D. 无法判断位置

 

1.D 2.A 3.C 【解析】 1.据图中信息可知,山地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A错。根据降水量差值,甲山降水垂直方向变化率最小,B错。丙山年降水量最多 ,C错。三座山年降水量最大值的海拔高度不同,D对。 2.甲乙丙三座山地山麓自然景观,甲山麓地带降水小于200mm,自然景观是荒漠带,A对。乙山麓地带是半湿润区,可能是落叶林,我国没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错。丙山麓地带位于湿润区,应是南方地区,常绿阔叶林带,C错,D错。 3.结合前面题的分析,三座山地位置,甲可能位于西北地区,A错。乙可能位于华北地区,B错。丙应是位于南方地区,C对,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德国著名运动用品制造商近50年生产线转移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

A. 阶段Ⅰ为追求先进生产技术    B. 阶段Ⅱ为树立品牌形象

C. 阶段Ⅲ为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D. 阶段Ⅳ为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2.该企业生产线“回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扭转经营不善的局面    B. 将加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C. 为大幅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D. 将实现全球标准化生产

 

查看答案

城市人口密度指生活在城市范围内的单位面积人口数。下图为某城市在四个不同阶段人口密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图中四个阶段的 排序正确的是

A. 甲一乙一丙一丁

B. 丁一甲一乙一丙

C. 丙一丁一甲一乙

D. 乙一丙一丁一甲

2.甲阶段中距市中心10Km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 商业区    B. 行政区    C. 住宅区    D. 工业区

3.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

A. 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B. 商业活动的不断集聚

C. 工业企业的大量外迁    D. 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查看答案

把下列时间、科学家、提出理论相对应用直线连接起来。

19世纪         荀况         环境决定论

20世纪初            F.拉采尔            可能论

西汉时期            P.白兰士            地理环境决定论

战国时期            戴圣                天人相关论

 

查看答案

可持续发展论的提出时间是(  )

A. 农业革命以后    B. 产业革命以后

C. 二战以后    D.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查看答案

环境问题变得日趋尖锐是在以下哪个时期(  )

A. 农业革命以后    B. 产业革命以后

C. 二战以后    D.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