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城市人口密度指生活在城市范围内的单位面积人口数。下图为某城市在四个不同阶段人口密...

城市人口密度指生活在城市范围内的单位面积人口数。下图为某城市在四个不同阶段人口密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图中四个阶段的 排序正确的是

A. 甲一乙一丙一丁

B. 丁一甲一乙一丙

C. 丙一丁一甲一乙

D. 乙一丙一丁一甲

2.甲阶段中距市中心10Km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 商业区    B. 行政区    C. 住宅区    D. 工业区

3.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

A. 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B. 商业活动的不断集聚

C. 工业企业的大量外迁    D. 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1.D 2.C 3.B 【解析】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城市中心最初的人口密度最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减小,距市中心一定距离处,人口密度形成最大值,然后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图中四个阶段的排序正确的是乙一丙一丁一甲,D对。A、B、C错。 2.甲阶段中距市中心10Km处,人口密度最大,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住宅区,C对。商业区位于市中心,A错。行政区人口密度小,不是最可能功能区,B错。工业区远离市中心,D错。 3.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是商业活动的不断集聚,导致中心区地价不断升高,超过了住宅区、工业区支付意愿,人口密度下降,B对。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前,中心人口密度已经开始减小,A错。工业企业的大量外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市区污染,C错。与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无关,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列时间、科学家、提出理论相对应用直线连接起来。

19世纪         荀况         环境决定论

20世纪初            F.拉采尔            可能论

西汉时期            P.白兰士            地理环境决定论

战国时期            戴圣                天人相关论

 

查看答案

可持续发展论的提出时间是(  )

A. 农业革命以后    B. 产业革命以后

C. 二战以后    D.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查看答案

环境问题变得日趋尖锐是在以下哪个时期(  )

A. 农业革命以后    B. 产业革命以后

C. 二战以后    D. 20世纪80年代以后

 

查看答案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是谁提出的(  )

A. 孟轲    B. 管仲    C. 荀况    D. 贾思勰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早期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制约作用较强

B. 农业革命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C.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D.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始于20世纪80年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