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是谁提出的( ) A. 孟轲 B....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是谁提出的(  )

A. 孟轲    B. 管仲    C. 荀况    D. 贾思勰

 

C 【解析】荀子认为,尽管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丰饶资源,但人也有治理自然和社会的办法。机会总是可以创造的,人可以按照自然规律而“有其治”,这就是“能参”,也就是天、地、人三者各行其职,和谐共处。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早期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制约作用较强

B. 农业革命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C.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D.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始于20世纪80年代

 

查看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

A. 地理环境决定论    B. 可持续发展论    C.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D. 人定胜天

 

查看答案

(题文)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 农业革命以后,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 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 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查看答案

关于农业革命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B. 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没有科学的认识

C.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D. 大规模地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稳定

 

查看答案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是在(  )

A. 采猎文明时代    B. 农业文明时代

C. 工业文明时代    D. 新技术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