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渤海湾沿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 下图为我国葡萄集中产地分布图。

(1)试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

 

(2)吐鲁番地区的果农每年都会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一段时间,之后再把葡萄植株从土里取出来放到葡萄架上,请指出这么做的时间并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

(3)地中海沿岸葡萄产区的果农常在葡萄园的地表铺放鹅卵石,而吐鲁番地区的果农却是在葡萄园地面铺盖秸秆,试分析这两种做法作用的相同点。

 

(1)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当地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有限;酿酒技术不先进,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将葡萄酒贮藏至自然老熟。 (2)时间:冬季。原因: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暴雪,把葡萄植株埋人土中可减少大风和暴雪天气对葡萄植株的伤害;地下土壤湿度较大,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葡萄植株成活,次年从土中取出,可快速恢复葡萄植株的生长。 (3)相同点: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都可抑制杂草生长 【解析】(1) 吐鲁番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区,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当地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有限。当地酿酒技术不先进,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与国外葡萄酒产业相比,产品缺少竞争优势。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将葡萄酒贮藏至自然老熟。 (2) 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暴雪,把葡萄植株埋人土中可减少大风和暴雪天气对葡萄植株的伤害,避免植株被冻死。地上风大、干燥,地下土壤湿度较大,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葡萄植株成活,次年从土中取出,可快速恢复葡萄植株的生长。所以在冬季将葡萄植株进入土中。 (3)两种做法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起到遮阴的作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避免土壤直接暴露地表,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都可抑制杂草生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雅鲁藏布江(下图)奔腾于青藏高原南部,河流源头至国境约2000多公里。在地理工作者眼中,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罕见的大江,它宽谷鸟峡谷相间分布,有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峡谷中,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宽谷中,形态如一条流动的长辫,故有人将它定义为是一条峡江(图a)、辫江(图b)。雅鲁藏布江的天然水能蕴藏量约为1亿千瓦,相当我国河流水能蕴藏量的七分之一,仅次于长江。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雅鲁藏布江峡谷与宽谷相间分布的成因。

(2)你是否赞同对雅鲁藏布江水能实施大规模开发,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如下左图所示)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称为一个年轮。

我国学者利用采自黄河源区冰川雪线高度以下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河流过去近400年的径流变化。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该地区气候资料如右下图所示。研究表明,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1)在分析祁连圆柏树轮时,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而不是从1月到12月,试指出其原因。

(2)分析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树轮变窄甚至缺失的原因。

(3)研究发现1657~1695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请推测该时段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

A. 沙漠广布    B. 森林覆盖率低

C. 全年气候干旱    D. 河湖众多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

A. 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 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 抵御夏季的雨水    D. 防御冬季的风沙

3.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

A. 11-12    B. 7-8    C. 4-5    D. 1-2

 

查看答案

云南在探索“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特色城镇化路子时,提出要打造“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独特城镇风貌,这是对传统城镇形象的一次重要和再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提出“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其主要                         (   )

A. 发展山地旅游业    B. 保护优质的耕地资源

C.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D. 实现逆城市化

2.云南“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云南               (   )

①高原上多低缓丘陵 ②山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③良好的生态环境  ④特色的山地农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物种丰富及其分布格局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高黎贡山位于中缅交界地带,地处横断山区南段,这里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纵列分布,物种丰富度高。下图为高黎贡山植物种群丰富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植物科、属、种数量最丰富处的环境条件可能是

A. 降水量最大    B. 气温最适宜    C. 土壤肥力高    D. 水热组合好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植物物种丰富度其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500-2000米之间

B. 物种丰富度与不同海拔所反映的水、热状况有关

C. 在低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三个分类群的丰富度都是先迅速增大,后缓慢下降

D. 出现最大值的海拔段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