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雅鲁藏布江(下图)奔腾于青藏高原南部,河流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雅鲁藏布江(下图)奔腾于青藏高原南部,河流源头至国境约2000多公里。在地理工作者眼中,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罕见的大江,它宽谷鸟峡谷相间分布,有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峡谷中,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宽谷中,形态如一条流动的长辫,故有人将它定义为是一条峡江(图a)、辫江(图b)。雅鲁藏布江的天然水能蕴藏量约为1亿千瓦,相当我国河流水能蕴藏量的七分之一,仅次于长江。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雅鲁藏布江峡谷与宽谷相间分布的成因。

(2)你是否赞同对雅鲁藏布江水能实施大规模开发,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岩性软硬的差异,导致差异化侵蚀;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坚硬地段,流水侵蚀以下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致使河谷深而窄,形成峡谷;(2分)在岩性松软地段,初期的“V”型谷的河岸极易被冲刷,水的侧蚀作用使河床变宽,且由于落差大,流速大,河底被冲刷,河床摆动不定,形成宽谷。 (2)赞同。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水,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带,建坝工程量小;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市场大;带动藏区经济发展(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 不赞同。流域人口稀少,交通极差,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建水电站后难以恢复;地质结构不稳定,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当地电能市场狭小,且电能输出难度大;属于国际河流,可能引发国际纠纷。 【解析】整体分析: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岩性软硬有差异,导致外力侵蚀程度有差异。岩层软的岩层容易发生侧蚀,形成宽谷。岩性硬的岩石以下蚀为主,形成峡谷。雅鲁藏布江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区域自然环境恶劣,容易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且易引起国际纠纷。 (1)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岩性软硬有差异,导致外力侵蚀程度有差异。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坚硬地段,流水侵蚀以下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致使河谷深而窄,形成峡谷。在岩性松软地段,初期形成的“V”型谷,两侧河岸易被冲刷,水的侧蚀作用明显,使河床变宽。由于落差大,流速大,河流侵蚀能力强,河床变宽,河道摆动不定,形成宽谷。 (2)雅鲁藏布江有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水,河流水量大。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带较窄,建坝工程量小。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水能是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水能开发能够带动藏区经济发展,取得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所以赞同。雅鲁藏布江流域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交通极差,工程建设难度大。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建水电站可能破坏生态环境,且难以恢复。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结构不稳定,修建水库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当地电能市场狭小,地形崎岖,电能向处输出难度大。雅鲁藏布江属于国际河流,水能开发可能引发国际纠纷。所以不赞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如下左图所示)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称为一个年轮。

我国学者利用采自黄河源区冰川雪线高度以下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河流过去近400年的径流变化。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该地区气候资料如右下图所示。研究表明,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1)在分析祁连圆柏树轮时,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而不是从1月到12月,试指出其原因。

(2)分析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树轮变窄甚至缺失的原因。

(3)研究发现1657~1695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请推测该时段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

A. 沙漠广布    B. 森林覆盖率低

C. 全年气候干旱    D. 河湖众多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

A. 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 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 抵御夏季的雨水    D. 防御冬季的风沙

3.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

A. 11-12    B. 7-8    C. 4-5    D. 1-2

 

查看答案

云南在探索“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特色城镇化路子时,提出要打造“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独特城镇风貌,这是对传统城镇形象的一次重要和再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提出“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其主要                         (   )

A. 发展山地旅游业    B. 保护优质的耕地资源

C.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D. 实现逆城市化

2.云南“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云南               (   )

①高原上多低缓丘陵 ②山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③良好的生态环境  ④特色的山地农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物种丰富及其分布格局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高黎贡山位于中缅交界地带,地处横断山区南段,这里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纵列分布,物种丰富度高。下图为高黎贡山植物种群丰富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植物科、属、种数量最丰富处的环境条件可能是

A. 降水量最大    B. 气温最适宜    C. 土壤肥力高    D. 水热组合好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植物物种丰富度其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500-2000米之间

B. 物种丰富度与不同海拔所反映的水、热状况有关

C. 在低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三个分类群的丰富度都是先迅速增大,后缓慢下降

D. 出现最大值的海拔段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查看答案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

A. 同一植被覆盖度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 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C. 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2.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 合理利用水资源    B. 设置沙障固沙    C. 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D. 小流域综合治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