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  )

A. 减轻城市交通拥堵    B. 减轻城市雨涝问题

C.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D. 避免耕地面积减少

2.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有“海绵体”。关于“海绵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透水路面不是“海绵体” ②改变了城市水循环的类型③改变了城市的人文景观 ④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B 2.C 【解析】 1.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雨涝问题,B正确; 城市交通拥堵主要是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和现在交通车辆增多造成的,海绵城市不能缓解该问题,A错误;海绵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大,C错误;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导致城市规模扩大,从而占用耕地,与海绵城市的建设关系不大,D错误;故答案选B项。 2.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可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透水路面是“海绵体”;城市水循环类型取决于水循环的空间位置,与城市建设无关;“海绵体”是人为建设的景观,会改变城市的人文景观;城市绿地、湖泊的建设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③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指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合理的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为1.1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形态表现为城市建成区的扩大。下图是我国某市城镇人口增长率和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阶段,该市(  )

A. 2005~2006年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2008年城市化水平最高

C. 2009~2014年农业人口逐年增长

D. 2014年城市化水平最高

2.目前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  )

A. 城市人口增长过慢    B. 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C.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 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数量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曲线分别代表(  )

A. 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

B. 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C. 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D. 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

2.图中乙曲线2010年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

①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迁 ②农村死亡率上升 ③城市就业机会多 ④城市出生率下降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读某城市局部区域剖面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2.下列有关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B.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生活方式的转变

C. 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D. 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查看答案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为1965年~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演变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1965年~1975年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经济快速发展    B. 自然灾害频繁

C. 城市问题突出    D. 国家人口政策

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

A. 停滞增长    B. 缓慢增长

C. 快速增长    D. 持续下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 (图A)、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B)。

图A                 图B

材料二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C)和图C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年的经济结构表。

图C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

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

(1)结合图B,分析说明图B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

方案Ⅱ: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3)请你在图C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学法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