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示意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

下图示意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A. 流域面积大于d河    B.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含沙量大于d河    D. 流域降水少于d河

2.四河流域中开发措施合理的是

A. 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

B. b河上游河源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 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

D. 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

 

1.D 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要求熟悉我国河流的主要特征和有关河流的整治。 1.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c是长江;黄河的流域排在第二位,b是黄河,珠江流量排第二,d是珠江;a是松花江。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流域降水少于d河,D对;其他三个选项都是错的,选择 D。 2.结合上题分析,a松花江结冰期长,河流流量也不很大,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不合适,A错; b黄河是中游河源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错; c长江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在下游,水流平缓不能建水电站,C错; d珠江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合适,D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依次是

A. 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B. 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C. 水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

D. 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2.相对于乙图例代表的地区,甲图例代表地区能源的优点不包括

A. 清洁、无污染    B. 可再生

C. 开发难度小    D. 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不大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退化率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坡向为

A. 南坡与北坡    B. 东南坡与南坡

C. 东坡与东南坡    D. 南坡与西南坡

2.下列对图示信息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

A. 降水越少,草场退化率越高

B. 该地的居民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约4 700~4 900 m左右的南坡附近

C. 该地区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地势较低的北坡草场进行

D. 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

 

查看答案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 植株数量    B. 地下生物量    C. 地上生物量    D. 总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C. 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查看答案

4月28日,摩拜单车正式进入仙桃。它是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打开手机应用,就可实时查看在线单车情况。在骑行过程中,时钟模块计时,定位模块记录车辆位置,骑行结束后,APP上显示骑行时间、费用,骑行的路线和距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骑行此“共享单车”可能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和RS    B. RS和GPS    C. 3S    D. GIS和GPS

2.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②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 

③加剧人口迁移                  ④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  ②土质疏松  ③开矿  ④植被被破坏   ⑤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⑥地壳活动剧烈

A. ①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2.改良甲、乙、丙三地土地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在甲地土壤中掺入沙子    B. 在乙地种植耐酸植物

C. 在乙地大面积退耕还草    D. 在丙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3.乙、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 冬小麦 水稻    B. 水稻 小麦

C. 春小麦 水稻    D. 谷子 水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