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  ②土质疏松  ③开矿  ④植被被破坏   ⑤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⑥地壳活动剧烈

A. ①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2.改良甲、乙、丙三地土地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在甲地土壤中掺入沙子    B. 在乙地种植耐酸植物

C. 在乙地大面积退耕还草    D. 在丙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3.乙、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 冬小麦 水稻    B. 水稻 小麦

C. 春小麦 水稻    D. 谷子 水稻

 

1.A 2.D 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差异性和水土流失。学生要熟悉我国区域地理的差异性,掌握各区域的地理特征。熟悉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1.从经纬度可以判断甲是黄土高原,乙是东北平原,丙是江南丘陵,三地都是季风区,降水集中,植被被破坏;土质疏松、土壤垂直节理发育和开矿主要是指黄土高原,地壳活动剧烈不是它们的原因,选择A。 2.黄土高原本身土质疏松,不能在甲地土壤中掺入沙子 ;东北平原土壤中性,不适宜在乙地种植耐酸植物;东北平原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应该在乙地大面积退耕还林,可以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ABC错;江南丘陵属于酸性土壤,在丙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可以改良土壤,D对。选择D。 3.东北平原主要种植春小麦,江南丘陵地区除了种植水稻,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世界部分农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中乙地区种植作物的名称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

(2)评价丙地区种植水稻的气候条件。

(3)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投入,请举两例。

 

查看答案

读韩国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首尔是韩国首都和最大城市。20世纪60年代,首尔依托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随着政府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逐渐成为首尔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主导产业。目前,韩国在世界的顶尖企业,都在首尔设有服务中心。

(1)描述韩国的地理位置。

(2)首尔是韩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首都圈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人口2200万。集中了韩国40%的人口及近一半的制造业和70%的GDP。简析韩国打算迁都到世宗市的原因。

(3)分析首尔发展服务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3%,与上年相比上升1.32%。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1)图中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并说明变化原因。

(2)结合材料,指出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及产生的问题。

(3)概述我国当下的人口流动对农村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读印度工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印度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印度东北部地区的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机械厂、机修厂等分布高度集中,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为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查看答案

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单位:小时)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从D到E一线气候类型名称。

(2)分析A地区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较大的气候原因。

(3)简述B阴影地区形成热带雨林带的原因。

(4)写出C地区农产品的名称和以此为原料的工业部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