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浙江省地形。2016年1月初,我国东南沿海普遍暖湿。1月...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浙江省地形。2016年1月初,我国东南沿海普遍暖湿。1月21日24日"霸王级"寒潮来袭,浙江省中北部出现大暴雪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分析浙江省中北部此次雪灾发生的自然原因。

 

前期气温偏高,暖空气活跃,空气湿度大;北方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与该省中北部的暖湿气流交汇,使暖湿气流迅速抬升,气温骤降至0℃以下,形成大暴雪天气;受浙江省南部地形阻挡,使暴雪持续时间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象灾害成因。 分析材料,由 “一月份,普遍暖湿”可知前期气温偏高,暖空气活跃,空气湿度大,为降雪提供了水汽储备;依据材料““霸王级”寒潮来袭”,得出强冷空气南下,与原有暖湿空气交汇,冷锋过境形成强降雪;依据图示“等高线”的确定受山地地形影响,抬升形成降水并阻碍冷空气南下,使得降雪持续时间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旅游地理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该“丝绸之路”路线上有各类遗迹共33处,在我国境内的遗迹有22处,是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下图为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示意图。

指出古“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要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而今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直接关系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材料二   生物质电厂是以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发电。河西走廊作为主要的粮食产区,玉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体形粗大,能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原料。“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它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加大。

(l)简述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对河西走廊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2)河西走廊地区冬季风能、夏季太阳能较丰富,分别说明其成因。

 

(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酒泉兴建一座年消耗生物质原料约4万吨的生物质发电厂,此计划正契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综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案。对此方案你赞同吗?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读甲河流域示忘图及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黑土区,W国曾是俄罗斯的工业基地和粮仓。近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l)分析甲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近年黑海的渔业资源逐渐减少的原因。

(3)本地区黑土广布,分析大规模种植粮食对该地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   )

A. 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    B. 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

C. 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发展    D. 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超过15km

2.导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北部地区人口死亡率高    B. 国家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

C. 南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达

3.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稠密的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三江平原—气候   ②松嫩平原—土地   ③鞍山—石油   ④大连—交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读“某地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气候类型为(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2.图中信息显示,该地(   )

A. 月平均降水量不足70mm    B. 气温年较差小于10℃

C. 夏季比冬季阴雨天气多    D. 10-12月水循环最活跃

3.与该地地理环境特征相符合的地理现象是(   )

A. 地上风吹石头跑    B. 坐地日行八万里

C. 四季常绿景色好    D. 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