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2年1月中旬开始,欧亚各地频发极寒天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2年1月中旬开始,欧亚各地频发极寒天气,不仅干扰人们的生活,也影响这些地区产业活动。有专家认为欧亚各地频发的极寒天气与“北极涛动”有关。“北极涛动”是指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现象。

材料二   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今年欧亚极寒天气相关资料,通过研究得出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有三条路径:一条沿大西洋东岸到欧洲地区,一条到亚洲地区,一条到北美地区。并由此绘制出下图。

1如果材料一中专家的观点成立,那么“此消彼长”可能是指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压比正常情况偏     高或低,中纬度地区气压比正常情况偏    高或低,从而使中高纬度地区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力     增大或减小,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流    增强或减弱

2试分析北美地形对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的影响。

3试分析极寒天气对欧洲三大产业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1)高 低 增大 增强 (2)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极地冷空气长驱南下。 (3)低温冻害危害农业生产,乳畜业受损(第一产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影响工业生产(第二产业),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影响旅游等服务性行业的经济效益(第三产业)。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全球气压带的分布可知,高纬度地区气压高、中纬度地区气压低,根据“此消彼长”原理,极寒天气可能是由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压比正常情况偏高,中纬度地区气压比正常情况偏低,使得中高纬度地区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力增大,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流增强,从而出现极寒天气。 (2)联系北美地形特点可知,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地势平坦开阔,而且南北贯通,有利于极地冷空气长驱南下。 (3)“三大产业活动”指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欧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地中海农业等,低温冻害对北部地区农业生产危害巨大,如造成对乳畜业造成奶牛冻死等损害;交通受阻、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造成能源供应紧张,造成工厂减产甚至停产等,制约经济发展;欧洲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极寒天气特别是暴雪等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影响旅游等服务性行业的经济效益。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极寒天气的分布、成因、影响。 【诊断提升】根据上题基本思路,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读下面二则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北半球这个冬天异常寒冷。凛冽的寒风在欧洲、北美洲、亚洲部分地区强力推进,气温之低、雪量之大,创下多个近年之最:挪威中部一些地区温度降至零下42℃,为20多年来最低;英国正在经历一场近30年来最长的寒流;美国东北部部分地区降雪量创下单次风暴降雪40年最高……北半球面临严寒考验。 材料二 据英国广播公司22日报道,欧洲由于近日出现的连续暴风雪和严寒天气,已有90多人被冻死或死于交通事故,许多地区的交通一片混乱。 (1)试分别分析美国和欧洲暴风雪成因。 (2)有学者认为这是全球变暖造成的,试用学过的知识分析。 参考答案(1)相同点:主因都是北极涛动负异常冬季风偏强致低温,即中纬度的低气压和高纬度的高气压都加强,从而盛行经向环流,北风风速变大,将冷空气从较高的纬度输送到较低的纬度,导致中高纬度气温降低,而且厄尔尼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同点:美国东部处于大洋西岸。冬季气团主要从西北向东南经过海面时,温度极低的空气与相对温暖的水面接触,气团下部温度升高,水汽进入气团。寒冷、密度较大的冷气团下沉,使暖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凝结,空气不太稳定,云层不断加厚,产生降雪。而欧洲的暴风雪则略有不同,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得水汽丰富,而欧洲又多锋面气旋活动,所以多降雪。(2)①全球变暖后,北半球温度上升,使得北半球中高纬度区与热带的温度梯度减少,导致西风环流减弱;②全球变暖后,北冰洋地区降水和冰川融水增多,海洋水量增大,导致北大西洋暖流减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滑雪的适宜温度是-10℃-15℃,如温度过低,雪质过硬,则不利于运动员水平的发挥,崇礼县山区在2月份到3月中旬之间,天然雪丰富,温度在-10℃左右。张家口地区冬季时间长,雪季来得早走得晚,就连国内黑龙江的滑雪场雪质稳定也要到12月以后,而崇礼的滑雪场在11月份雪道就完全可以达到训练比赛标准。下图为张家口位置示意图。

1分析张家口地区冬季降雪量较丰富的原因。

2简述崇礼地区适宜滑雪的优越自然条件。

3有人认为降雪量更大的哈尔滨更适合和北京共同申办奥运会滑雪项目,但小明同学却提出了质疑,试为小明同学提供论据。

 

查看答案

下图中ABC分别代表不同日期的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A图所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是   。此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昼夜长短状况是  

2B图所示日期为      ,全球昼长分布规律是    。此时,北京时间为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3C图所示日期,地球公转速度    ,海口正午日影朝   ,北京日出时杆影朝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90°W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落地方时刻(图中虚线为极圈)。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该经线与60°N纬度线交点日落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      

3)该日图中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地昼长约为      小时;地日出的地方时约为     时。

4)试简述图示纬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查看答案

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和1、7月风向分布图单位:小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局部地区盛行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沿海——冬半年——东北风   

B北部沿海——夏半年——西北风

C南部沿海——冬半年——偏南风   

D南部沿海——夏半年——偏北风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比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最少——全年受西风带影响,以阴雨天气为主

B乙地最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沿岸寒流的影响

C丙地最多——深居大陆的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D丁地较多——地处山脉背风坡,降水少,天气晴朗

 

查看答案

下图中阴影示意非洲某种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

A①③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B②④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C③⑤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似   

D⑥⑦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2.图中⑤地沿岸雾气在日出后逐渐漂向内陆,主要原因是

A受盛行西风吹拂    B受近地面逆温的影响

C受海陆风的影响    D受气流垂直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