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90°W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落地方时刻(图中虚线为极圈)。读图,...

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90°W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落地方时刻(图中虚线为极圈)。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该经线与60°N纬度线交点日落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      

3)该日图中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地昼长约为      小时;地日出的地方时约为     时。

4)试简述图示纬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1)23°26' N (2)60°W向东至180。 (3)73°26’ 20 6 (4)23°26' N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冬至日达全年最小值;23°26' N至0。(赤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 【解析】试题分析: (1)由材料可知该图中时刻为“日落” 地方时刻;由图可知北极圈日落时刻为24时,说明该地有极昼现象,所以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 N。 (2)由图可知90°W经线与60°N纬度线交点日落时刻为22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画出主要经线可以求出此时北京时间为次日的12时,所以次日0时在60°W向东至180与与我国日期相同。 (3)图中显示②地位于40°N,由第1小题已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 N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α-β∣(α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β为所求纬度(北纬取正值,南纬取负值),可以求出图中②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3°26’。图中显示③地日落时间为22时,根据昼长公式:昼长=(日落时间-12)x2,所以该地昼长约为20小时。图中显示①地位于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所以日落时间为18时,日出的地方时约6时。 (4)注意题目要求是图示纬度范围,即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结合基础知识可知23°26' N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冬至日达全年最小值;23°26' N至0。赤道上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或者夏至)日达最小值。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日落时刻图的判读、地方时、昼长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等地球运动规律应用。 【知识拓展】晨昏线的应用1.利用晨昏线,判断节气。晨昏线经过极点,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为二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为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上)。2.利用晨昏线,判断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其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是昼弧,位于夜半球的是夜弧,昼弧大于夜弧则白天长于黑夜,反之则黑夜长于白天。3.利用晨昏线,判断地方时。赤道上昼夜平分,所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则地球上其他地区的地方时可根据这些特定点(线)的地方时,依据“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及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来。4.利用晨昏线,判断日出和日落状况。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沿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状态,反之则为昏线,其上各点为日落状态。晨线上某地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该地的日出时间,昏线上某一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这一点的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刻可根据该地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的地方时或昼长进行推算:日出时刻+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5.利用晨昏线,判断极昼与极夜状况。根据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的关系,假设太阳直射点在A纬度,则在高于90°-A的纬度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1.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该地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在利用该公式求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时,若该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就取两地纬度之差;若该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则取两地纬度之和。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从直射点往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3.二至日全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极值范围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和1、7月风向分布图单位:小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局部地区盛行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沿海——冬半年——东北风   

B北部沿海——夏半年——西北风

C南部沿海——冬半年——偏南风   

D南部沿海——夏半年——偏北风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比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最少——全年受西风带影响,以阴雨天气为主

B乙地最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沿岸寒流的影响

C丙地最多——深居大陆的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D丁地较多——地处山脉背风坡,降水少,天气晴朗

 

查看答案

下图中阴影示意非洲某种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

A①③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B②④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C③⑤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似   

D⑥⑦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2.图中⑤地沿岸雾气在日出后逐渐漂向内陆,主要原因是

A受盛行西风吹拂    B受近地面逆温的影响

C受海陆风的影响    D受气流垂直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年7月20日我国东部地区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M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台湾岛的天气变化状况最可能对应下图中

2.图示时刻,若仅考虑天气因素,图中四大城市空调使用率最高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昆明    D广州

3.此时广州市政府前的国旗将飘向

A东南方    B正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查看答案

充足的日照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石家庄市(38°N1145°E)某住宅小区(如图所示,图中a为南北两楼的楼间距)在大寒日正午时,南楼阴影刚好位于北楼楼角处。大寒日石家庄昼长约为10小时。下表示意我国部分节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纬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A. atan365°-tan28

B. acot285°-cot36

C. al-tan285°cot36

D. al-cot285°tan36

2.

A. 155°N    B. 213°N    C. 223°N    D. 233°N

 

查看答案

当地时间201539日早晨7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331日抵达)、南京(425日抵达)、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 重庆日出东南方向

B. 夏威夷与阿布扎比日出方位大致相同

C. 纽约日落西南方向

D. 夏威夷与阿布扎比日落方位大致相反

2.

A. ③——暴雨连连    B. ⑦——梅雨霏霏

C. ⑨——炎热多雨    D. ⑥——炎热少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