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11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

(11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甲地区商品粮基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分)

(2)与甲 区域 ,图 农业 件?(2分)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良而深受市场欢迎,试从气候条件出发分析其原因。(2分)

(4)丙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原因。(4分)

 

(1)甲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条件较差(低温冷害、寒潮等)。(1分) 解决办法:①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的优良品种;(1分) ②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1分) (2)与甲相比,丙地具有的优势条件:①热量条件优越(水热资源配置较好);②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2分) (3)①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利于有机质积累;②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施用化肥、农药少,具有“绿色大米”优势。(2分) (4)自然原因:地块小,土质黏重,河网密布。(2分) 社会原因: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大量土地,农业结构调整。(2分) 【解析】 (1)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应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的优良品种等。 (2)农业区位因素可从自然方面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来回答,社会经济方面可从劳动力、科技、交通等方面来回答。丙地位于我国的江淮地区,与甲地相比丙地热量条件好,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高。 (3)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四个方面来回答。东北大米质量优良与其纬度高夏季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作物生长期长,病虫害少。 (4)丙地位于我国江淮地区,河网密布、地块小;红壤,土质黏重;人口稠密,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占用大量土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 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4分)

(2)说出B.C两条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差异。(3分)

(3)指出该区域面临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析其成因。(5分)

 

查看答案

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2.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二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查看答案

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家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结合下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

A.海运方便      B.市场潜力大

C.研发力量强      D.生产成本低

2.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市场

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

3.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公司第Ⅳ类供应商的是(  )

A.化工厂         B.食品厂

C.电子元件厂      D.家具厂

 

查看答案

广东省的全球电子、轻工产品与通讯设备等产业结构完备,加上钢铁、装备与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广东省汽车出口量跃居全国第一。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进驻,以及近百家汽车零部件厂商的聚集,使得广东省省会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据此回答题。

1.广东省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是   

A.有优惠的政策

B.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D.有先进的管理经验

2.广东省汽车产业的劣势是   

A.以加工贸易为主,缺少自主品牌        B.没有大量世界名牌汽车出口

C.市场狭小                            D.没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3.广东省生产加工能力较强,在出口贸易方面,广东省今后应(    

A.加大初级产品出口                B.加大原料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C.加大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D.加大能量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