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二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1.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一中横坐标表示发展阶段,纵坐标表示产业比重。从图中可看出,初期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比重小,处于起步阶段,B正确。第三产业比重下降,A错。C.D从图中看不出来,错。 2.从图中可看出从初期阶段到衰落阶段,第一产业比重一直下降,图二中,C第一产业比重最大为初期阶段,B第一产业比重最小为衰落阶段,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M公司为世界著名的电子企业,于1992年开始在我国天津经济开发区兴建生产厂。目前天津已成为M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M公司的天津生产基地本着就近采购的原则,使在华供应商由1995年的130多家发展到2001年的700多家。结合下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与北京相比,天津成为M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的优势条件是(  )

A.海运方便      B.市场潜力大

C.研发力量强      D.生产成本低

2.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市场

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

3.天津下列企业中,最有可能成为M公司第Ⅳ类供应商的是(  )

A.化工厂         B.食品厂

C.电子元件厂      D.家具厂

 

查看答案

广东省的全球电子、轻工产品与通讯设备等产业结构完备,加上钢铁、装备与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广东省汽车出口量跃居全国第一。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进驻,以及近百家汽车零部件厂商的聚集,使得广东省省会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据此回答题。

1.广东省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是   

A.有优惠的政策

B.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D.有先进的管理经验

2.广东省汽车产业的劣势是   

A.以加工贸易为主,缺少自主品牌        B.没有大量世界名牌汽车出口

C.市场狭小                            D.没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3.广东省生产加工能力较强,在出口贸易方面,广东省今后应(    

A.加大初级产品出口                B.加大原料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C.加大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D.加大能量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关于示意图中A和B两种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A.应采取措施控制A气体排放,严格实行回收处理制度

B.对于B气体可以大量排放,部分回收即可

C.A气体是该过程中排放出的温室气体

D.A和B两种气体产生的问题都属于生态破坏问题

2.这种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不正确的是   

A.能大量增加就业机会          B.极大地减小运输压力

C.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D.产业结构仍旧单一化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

 

查看答案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