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不例外。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

    材料一:“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不例外。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史稳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知足知止的形象跃然纸上。

材料二:电影(焦裕禄》中有这样的镜头:焦裕禄一到兰考,正值无数灾民“大速亡”。 此情此景,使这位断上任的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着耻和痛心。”正是这位有着“知耻”之心的县委书记,抱病带领全县干群奋力科搏,终于征服了风沙、盐碱和洪涝这三大灾害。真可谓:“知耻者,近乎勇。”为官知羞,惠及于民。

(1)青春的我们需要“行己有耻”吗?为什么?

(2)知耻之心、“羞恶之心”对青存的我们有哪些作用呢? 

(3)“行已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青春的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1)需要。①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②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 ①“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②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解析】 (1)本题考查原因之类的问题,需要我们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结合我们对题目的理解,具体进行回答。我们知道,要让我们的青春绽放光彩,就需要懂得自尊与自信,做到“行已有耻”。具体的理由阐述,我们可以从青春应遵守规则以及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等角度进行说明。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具有知耻之心的意义”。经过认真思考可以看出,具有知耻之心,可以帮助我们明辨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在行动前、行动中以及行动之后监督我们的行为、督促我们进行正确的行为。等等。只要学生从上述角度中进行说明,重点说明羞耻之心的意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如何做才能“行己有耻”,是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部分。首先,需要我们清楚,“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这样,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就需要懂得哪些是“耻”的行为,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这是前提;其次,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我们还要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我们还要树立底线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最后,“行己有耻”不是体现在一件事情上,而是要求能持久的努力,需要我们磨砺坚强的意志,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等等 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事的过程。“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是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思想方式和一定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特征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材料二:性别角色双性化,直观地讲,打个比方,就是男性拥有女性的温柔,女性拥有男性的独立。所谓“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兼有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气质。众多研究表明,双性化者最有男性和女性较为优良的品质,往往具有更强的社会造应能力。

(1)人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

(2)性别角色“双性化”给了你哪些生活启示?

 

查看答案

一次数学考试,小飞同学趁老师没注意抄了别人的一道题,事后,他感到非常后悔,主动向老师讲清楚。这说明小飞

A. 在小题大做,装模作样

B. 能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而感到羞耻,有知耻之心

C. 为了博得老师的好感不择手段

D. 太老实了,会吃亏的

 

查看答案

下列对于情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情感是一种不稳定的内心体验

②情感是道德的基石

③高尚的情感有助于调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

④有了高尚的情感就一定能成为人才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一名言表明他具有

A. 自卑情感 B. 爱国情感 C. 自豪情感 D. 自尊情感

 

查看答案

对于英雄、坏人、弱者,我们依次会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A. 崇敬、同情、义愤

B. 同情、崇敬、义愤

C. 崇敬、义愤、同情

D. 义愤、同情、崇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