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话说宪法,感悟法治。 材料一: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不得与宪法的规定、...

话说宪法,感悟法治。

材料一: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不得与宪法的规定、宪法的原则、宪法的精神相违背,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李保平

 

相关链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第四项是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第七项是审议监察法(草案)。

 

材料二: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国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蒋伟

材料三:几年前,我进驻旭日村普法。当时,村里乱象频现:基层选举被宗族势力渗透,拉票贿速、使用暴力解决纠纷时有发生。我便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向辉

(1)用材料一的观点解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安排。

(2)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推断旭日村发生变化的原因。

(4)概括上述材料及问题共同体现出的法治要求。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普通法律无效,宪法是普通法律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2)观点:法大。说明: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也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同时也为权力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 (3)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对法律的宣传阻止了贿选行为;法律保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公平选举,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4)答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和全国人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一中其他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相违背,表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会被撤销或者宣布无效。在全国人大上通过宪法修正案,表明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材料二中作为法官必须依法履行职责,表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所以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法比权大,理由从依法治国、宪法的地位、建设法治国家、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文中旭日村通过普法发生变化,表明法律既规范了公民的行为,也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原因从村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4)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要求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一修改宪法,体现了科学立法;材料二中人民法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职权,体现了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材料三旭日村通过普法,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促使旭日村走上法治轨道,体现了全民守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明确了宪法宣誓的范围、誓词、仪式和场所,以立法方式确立了我国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并进行了修改。决定规定: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者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材料二: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在亿万人民的瞩目下,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等进行了宪法宣誓。这是我国国家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也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面对人大代表举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内容:

(1)材料一中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过程体现了我们所学知识的哪些观点?

(2)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为什么需要对宪法进行宣誓?

(3)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我们应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查看答案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会议于2018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分别向人民代表大会作了工作报告。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3)(知识链接)探究小组成员设计了下面的图表,请你将①、②、③的内容及其地位(或性质)填入下表:

 

内容

地位(或性质)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认真清理超期羁押案件,超期羁押的现象大为减少;各级人民检察院加大了依法查处非法拘禁、非法搜查、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虐待被监管人员等案件的力度。这表明,我国

A. 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B. 保障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C. 尊重和保障人权

D. 保障公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查看答案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其目的是

A. 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B. 保障宪法的严厉性

C. 保障宪法的强制性

D. 保障宪法的严肃性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结束后,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举行了隆重的宪法宣誓仪式。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向宪法宣誓,有利于(   )

①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 

②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③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④从根本上遏制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