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八(2)班开展有关“做守法的公民”知识的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研究的部分内容,请...

八(2)班开展有关“做守法的公民”知识的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研究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其中。

(法律知识)《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数据整理)某市对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统计:2013年青少年犯罪占26%;2014年青少年犯罪占31%;2015年青少年犯罪占34%;2016年青少年犯罪占38%;

(1)什么是犯罪?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根据(数据整理),谈谈青少年为什么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请你从预防违法犯罪的角度对中学生提几条合理化建议?(三个方面即可)

 

(1)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②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2)①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当国家、集体、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3)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解析】 (1)本问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由于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该受到刑法的处罚,这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也是对犯罪行为的认识。据此进行回答,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我们之所以要鼓励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因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敢于维护国家、集体、本人或他人受到的不法侵害等。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问题的答案。 (3)此问属于做法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中学生要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就应该从认清犯罪的危害性、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具体组织问题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湛江市某小学举行了“做文明有礼的湛江人,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主题宣誓活动。全校师生庄严宣誓:“我志愿投入到创全文明城市、做文明有礼湛江人的创建活动中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材料二:重庆市某中学,在全校学生期中考试中,设置了4个“诚信考场”,以无人监考试点的方式。考验学生的诚信。初二(1)班杨智宇同学说:“考试中每个同学都在认真答题,我们要用诚信回应老师给予我们的信任,同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做人的哪些优良品质?

(2)材料一中该校开展这一宣誓活动说明,文明有礼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杨智宇同学的言行启示我们如何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中学生?

 

查看答案

材料:“女子高铁霸坐”的视频中,女子不顾工作人员劝阻,强行霸占他人位置。最终,该女子被处以200元罚款。当事人在被劝阻时发出“我有错吗”的反问。

请你从遵守社会规则角度对当事人的“我有错吗”的观点进行辨析。

 

查看答案

某校团委组织团员到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和慰问演出,为老人送去欢笑。他们有的擦玻璃、扫地,把老人们的房间清理得一尘不染,有的一边给老人们捏捏腿,敲敲背,一边倾听着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体会老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和今天舒适生活得来不易。

(1)结合课本知识,说明上述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培养该行为有什么意义?

(2)请你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养成这种行为?

 

查看答案

八年级学生小强上完晚自修,在回家的途中被2名不法青年持刀抢劫,这时小强的正确做法有

①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要勇敢地与歹徒作斗争

②留意观察犯罪分子特征

③机智灵活,寻找机会脱险

④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设法稳住歹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欺负弱小、敲诈勒索、言语和肢体伤害……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校园欺凌,被欺凌者应该

A. 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B. 机智应对,依法维权

C. 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D. 加强监管,产格执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