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56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

    材料一:56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材料二: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河北塞罕坝林场能由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原因有哪些?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我们必须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3)为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做些什么?(至少3条)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急艰苦奋斗精神 (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3)①从小事做起,爱护身边花草树木;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②开展多种活动,宣传国土绿化,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③为当地政府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建言献策等。 ④发现乱砍滥伐行为坚决举报 【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艰苦创业”等,表明河北塞罕坝林场能由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是因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发扬了艰苦奋斗精神等,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运用能力。题文中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必须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心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为建设美丽中国做贡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学习宣传、落实具体的行动、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

材料二:先贤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  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唯以“青春之我”,方能“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我校正开展“凝聚青春力量,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试举两例。

(2)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号召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查看答案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延续民族精神命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高扬民族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黄大年事迹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诠释了怎样的民族精神的内涵?

(2)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延续民族精神命脉”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查看答案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TiisC.hin》(这就是中国)音乐短片在“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头条和微博中发布后广受关注。在这部时长4分9秒的音乐片中,除了颇具特色的说唱曲风,创作者还融入了川剧变脸、天安门、大熊猫、书法、古筝等中国元素。视频迅速在网上走红,点击量很快超过700万,吸引诸多外媒报道。主创人员是4名“90后”,他们说,创作的初衷是想告诉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这是2018年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屠海鸣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中讲的一个小故事。在屠海鸣看来,这是用中国精神来解读中国发展变化、用中国百姓故事来印证中国制度优势的成功案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成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

(1)为什么不赞成从课本中去掉古诗词?

(2)讲好中国故事,启示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辨析题

 

查看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必须

A.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 抓住生态文明这个中心,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

D. 坚持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