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

材料二:先贤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  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唯以“青春之我”,方能“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我校正开展“凝聚青春力量,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试举两例。

(2)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号召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③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④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①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②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3)①热爱祖国,培养爱国情操,立志报效祖国 ②勤奋学习,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③诚实守信,不说谎不作假,诚以待人。 【解析】 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③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④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⑵本题考查青少年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强调青少年的重要性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处。如①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②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③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⑶本题考查学生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以青少年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如:①热爱祖国,培养爱国情操,立志报效祖国。②勤奋学习,努力完成学习任务。③诚实守信,不说谎不作假,诚以待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延续民族精神命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高扬民族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黄大年事迹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诠释了怎样的民族精神的内涵?

(2)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延续民族精神命脉”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查看答案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TiisC.hin》(这就是中国)音乐短片在“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头条和微博中发布后广受关注。在这部时长4分9秒的音乐片中,除了颇具特色的说唱曲风,创作者还融入了川剧变脸、天安门、大熊猫、书法、古筝等中国元素。视频迅速在网上走红,点击量很快超过700万,吸引诸多外媒报道。主创人员是4名“90后”,他们说,创作的初衷是想告诉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这是2018年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屠海鸣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中讲的一个小故事。在屠海鸣看来,这是用中国精神来解读中国发展变化、用中国百姓故事来印证中国制度优势的成功案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成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

(1)为什么不赞成从课本中去掉古诗词?

(2)讲好中国故事,启示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辨析题

 

查看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必须

A.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 抓住生态文明这个中心,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

D. 坚持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查看答案

如图漫画所示,我国之所以要开征环境保护税,是因为  

A. 我国不再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B. 有利于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C. 能彻底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D. 有利于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