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题文)孙中山曾说过:“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正的自由,...

(题文)孙中山曾说过:“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追求的,但自由不等于为所欲为。一个人自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同时自由必须还要有制度保障,一个自由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法治的国度。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主要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以及结果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每个人基于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什么叫自由?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2)珍视自由,我们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3)平等的含义是什么?我们应怎样践行平等?

 

(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2)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3)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践行平等要做到:①反对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解析】 (1)此问属于简答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只要学生回答的正确即可。 (2)此问属于简答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就要做到:自觉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损害他人的社会的合法权利。只要学生从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3)此问属于简答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平等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只要学生从上述角度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们的日子一天天变好,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分不开的。

  材料一:正在某校读八年级的小明感到非常幸福。因为,不仅学校的学习条件好,而且家里的经济情况也挺好的,妈妈在中国移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内乡分公司上班很多年了;爸爸自己开了一家汽车维修装饰美容店;还雇请了21位员工呢。所以,家里的经济收入很可观。

     材料二:2017年3月5日至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民法总则等。

    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小明妈妈、爸爸工作的单位分别属于哪种具体的经济形式? 

(2)依据材料二,请谈谈你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里“制度自信”中的制度有哪些?

 

查看答案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

(1)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中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国家检察权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案、危害公共安全案、破坏经济秩序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和其他重大犯罪案件,依法行使检察权;对于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2)简述我国人民检察院的分类。

 

查看答案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将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1)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

(2)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

 

查看答案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原则和精神也深入贯彻落实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从谈人权色变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中国人权保障的进步举世瞩目。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人权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突出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将精准扶贫、财产权利、户籍制度改革等纳入其中,体现了人权保障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对普通民众而言,这是一份兑现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对政府而言,这是一份践行人权保护职责的任务书。

(1)两则材料表明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其要求是什么?

(3)《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是一份践行人权保护职责的任务书,国家机关应当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查看答案

司法维护正义,它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司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下列举措有利于维护正义的是

①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②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 ③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 ④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