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原则和精神也深入贯彻落实...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原则和精神也深入贯彻落实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从谈人权色变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中国人权保障的进步举世瞩目。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人权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突出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将精准扶贫、财产权利、户籍制度改革等纳入其中,体现了人权保障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对普通民众而言,这是一份兑现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对政府而言,这是一份践行人权保护职责的任务书。

(1)两则材料表明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其要求是什么?

(3)《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是一份践行人权保护职责的任务书,国家机关应当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制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3)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解析】(1)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依据教材知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理念。首先,国家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再通过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一系列的基本权利,并且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这是对立法机关的要求;其次,要求行政机关树立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要求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最后说明应该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等。这样,层层深入,进一步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得到落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司法维护正义,它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司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下列举措有利于维护正义的是

①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②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 ③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 ④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之一。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这一要求的有

①设置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

②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

③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④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让我们与之同行。当今社会生活中,与这一要求相符的是(    )

①尊重从事脏活、重活、苦活的人

②有钱、有权者就可以任性

③解徕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④保证农村考生都能被大学录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身高歧视”“职业歧视”,甚至“收入歧视”等现象。面对这些现象,要求我们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②运用刑罚严厉打击 ③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④树立特权意识,谋求最大利益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生活中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

①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 ②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③学法守法,树立法治意识 ④依法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