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2017年11月21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

2017年11月21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七部门目前联合发出通知,自即日起至12月底,以“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开展第六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通知要求,网信部门要鼓励、督促互联网站播发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椎送传递守法礼让文明通行的正能量视颜。文明办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持续开展“礼让斑马线”主题活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机动车路口主动礼让制度化、常态化。公安交管部门要深化城市交通秩序整治,协调相关部门在城市、公路沿线电子显示屏集中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提示。

据悉,你所在的城市正在开展“遵守交通规则,共建文明城市”相关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列举两种常见的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

(2)国家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两方面即可)

(3)2017年第六个“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这一主题给我们中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两方面即可)

 

(1)无证驾驶、酒驶、毒驾、疲劳驾驶;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自行车骑入机动车道;在公路上飙车;在公路上晾晒粮食、杂物等;司机随意变道、停车;行人随意横穿马路;车窗抛物、扔垃圾;向公路上抛撒杂物;在公交车上妨害司机驾驶;破坏公路设施;等等。 (2)为了提高全民交通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文明礼让意识;为了形成人人抵制交通违法、人人践行文明交通、全社会共建共享文明交通环境的良好风尚;为了促使群众形成遵法守纪、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的行为习惯;为了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3)崇尚法律,培养尊法守规意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培养遵法守规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安全意识,珍爱生命,不冒险,决不妨害公共、他人的安全;出行要文明,对待他人要有礼貌,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己的出行行为,依法与违反交通法规、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身边事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根据我们对生活的观察,诸如无证驾驶、闯红灯、随意停车、行人横穿马路、车窗抛物等行为都属于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只要学生列举两种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解答此类问题,相当于解答“意义、影响”类问题,要注意考虑“这件事对哪些方面有好处”。经过认真思考可以看出,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对于提高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规则意识,对于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等均有良好的影响,也应该是国家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只要学生从上述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3)此问属于做法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解答此类问题,一般要从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两个角度组织答案。“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从思想意识的角度看,青少年应树立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从实际行动的角度看,青少年应严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敢于同不文明行为做斗争。只要学生从这两个角度说明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7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4个扶贫日,也是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2018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国际组织纷纷对中国减贫事业所作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减贫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从1981年至2012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9亿,占全球减少贫困人口的71.82%。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习近平总书记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请谈淡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两方面即可)

(2)中国减贫事业所作的贡献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三个方面即可)

 

查看答案

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持续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该文件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该文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要全面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方面即可)

(2)如何更好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请你献计献策。(三方面即可)

 

查看答案

2017年10月10日,河南南阳一中学在操场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将从学生中没收来的几十部手机统统扔进水桶,再用锤子砸烂,以儆效尤。有网友认为此举过于暴力,涉嫌违法。也有人表示,为了让学生专心读书,可以理解。学校方面称,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好好学习。有律师表示,此举涉嫌损害私人财产,并不可取。但可以采用代学生保管、放学后交还的方式来处理。对此人们议论纷纷:

 

查看答案

20181l8日至19日,,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20183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改宪法【

A. 能充分体现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

B. 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C. 是更好发挥宪法引领作用的必然要求

D. 是全面推动实施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

 

查看答案

中国有一座世界最大的“图书馆”,其藏书量超过了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总和。10年来;这所超大“图书馆”把“分馆”开到了中国60多万个村庄,让6亿多农民告别了看书难、看报难的困境,被农民誉为“家门口的图书馆”“致富好帮手”,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它就是农家书屋。60多万家农家书屋共向农村配送图书10亿多册,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从0.13册增长到1.25册、增长了近10倍。为更好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需要【

A. 加强书屋管理建设,补充更新图书品种

B. 积极履行法定义务,人人买书充实书屋

C. 丰富农村读书活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D. 取消一切娱乐活动,农民专心致志读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