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宪法宣誓】材料一:经过无数次历史性时刻的人民大会堂在2018年3月17日上午又...

【宪法宣誓】材料一:经过无数次历史性时刻的人民大会堂在2018年3月17日上午又见证了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次国家领导人宪法宣誓。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面对近3000名代表宣读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这是对宪法最庄严的宣誓,这是对人民最神圣的承诺。

根据材料一谈谈国家主席向宪法宣誓的重要意义。

【以案说法】材料二:“大道之简,有权不可任性。” 某市政府在大规模的拆迁中,存在严重侵犯当地居民利益的强制拆迁行为。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这一行为违法,并判市政府赔偿居民的经济损失。

(2)该市政府任性强拆行为直接违背了宪法的哪一原则?结合材料二说说国家如何保证这一原则的实施?

【与法同行】

材料三: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真正的宪法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每个公民的内心里。

(3)卢梭的话对青少年践行宪法有何启示?

 

(1)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有利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有利于保证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分) (2)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②政府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5分) (3)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地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3分) 【解析】(1)本问考查国家主席向宪法宣誓的重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学生可从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依宪行政、依宪治国等角度组织答案。 (2)回答本问需抓住关键词“任性强拆”,说明市政府违背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的方法,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可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角度作答。 (3)回答本问需在理解卢梭的话的基础上说明青少年践行宪法的方法。根据所学知识,践行宪法,我们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地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坚持宪法至上】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意志,载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也全面展开宪法学习教育活动。

(1)请将下列属于我国宪法内容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④消费者依法享有安全权知情权求偿权等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2)有同学认为“宪法在国家生活中作用不大,还没有某些法律的权威大” 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查看答案

学习了“理解权利和义务”这一单元后,某校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课外学习兴趣小组正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几则社会生活镜头,请你一起观察和思考。

探讨一:

生活镜头

涉及到公民的权利或义务

小明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个“黑网吧”

A.

林华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B

某大学校园内征兵报名处学生排队报名

C

 

(1)以上镜头涉及了公民的哪些权利或义务?

 

探讨二:

在苏州,包括苏州博物馆在内的大多数公共文化场所已陆续实现免费开放。但在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还存在一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除右图所示的现象外,还有诸如大声喧哗,乱吐乱扔,随意触摸展品,损坏公物……

(2)请问: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查看答案

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就是指公民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查看答案

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仲裁。

 

查看答案

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